2022-05-29

《道德经》第二章解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译文:斯,连词。代表于是、就。当天下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的时候,憎恶就产生了;都知道了什么是善的时候,自然也就了解了恶的内涵。以此类推,知道了“有”的意义自然就生出了“无”的概念;体会到了“难”才能知道“易”;有了“长”所以才显出了“短”;有人居“高”自然就会有人处“下”;有人发“音”才会有人出“声”相和;有人领“先”才会有人随“后”追随,这些相对的变化却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宣扬美是一件好事,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你在宣扬美的同时也必然会宣扬了丑。比如你说某某人大眼睛、小嘴巴、身材苗条的是美的,那么就等同于是在说别人小眼睛、大嘴巴、身材臃肿是丑的。历史上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的典故,虽然楚王并没有公开声明说腰粗就是丑的,但是由于他宣扬了细腰的美,宫人们自然也就领悟到了粗腰的丑。同样,对于善的赞扬也是如此。当你在赞颂善行的同时,必然就需要例举出与之相反的恶行来进行衬托,那么就会让那些原本并不知道这些恶行的人也学会了行恶。比如同样一部警匪片,有人看了之后立志要做一名正义的人民警察,有人却因此而迷恋上了黑社会的做派,甚至学会了许多偷盗的技巧。世间之事都是如此,就好像原本金子与贝壳都是可交易的物品并没有多大区别,某天突然有个智者提出来金子是美的,是珍贵的、有价值的,于是金子就真的变成了比贝壳珍贵的物品,被众人竞相追捧和争夺,而贝壳却从此就变成了不能替代货币的普通物品。老子在此是想告诉我们,万物生来自然而然,并没有美丑善恶贵贱之别,这些概念都是后来被人为加上去的。而且,这些概念也并非固定的,它们都是相对而言,是随着发音者的意志为转移可随时变换的。例如汉成帝喜欢赵飞燕的瘦,而杨玉环却又因丰腴受到唐明皇的宠爱,故而历史上才会有“燕瘦环肥”的说法。虽然说有了高山自然会显出低谷,但是,世上并没有永远的高山,也就不存在永远的低谷。正所谓“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这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恒道”。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因此,圣人做事从不刻意而为,他们以天地为师,向自然学习。万物生长顺其自然,生了却不占有,养了却不控制,帮助了他人也不以功高自居。正是因为不占有,所以才不会失去。

解析: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刻意、不强求的顺势而为。处无为之事,就是说真正的圣人从不去刻意地宣扬什么或者力图去改变什么。因为在你宣扬善的同时,也必然会宣扬了恶,当你在褒扬美的同时,也必然就要贬抑丑。这就会使那些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是丑恶的人,也都学会了丑行和恶行。天下万物自然繁衍,彼此之间从来没有美丑、善恶、长短、高下的比较,因此,它们才能够和平共处,生生不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和其光,同其尘”,也就是“道”。因而,圣人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万物作焉而不辞,作,指生长、繁衍、运化等一切自然活动。不辞,就是不拒绝。《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真正的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做万物之母,既能够承载鲜花也能够承载粪便,对万物一视同仁,绝不会有丝毫偏颇。也就是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生育万物却从不据为己有;供养了万物却并不以此为要挟,要求万物遵从自己的意志;做出了这么伟大的成就,也不会因此就居功自傲。这里的不居,就是“离一切相”,是金刚经里说的“无所住”,也就是“常在觉中”。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人常在舍得之间纠结,其实舍和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如同有和无一样,是一体的两面。无论是舍还是得都是“为”,是“有”、是“恃”、是“居”。无为,就是“无舍亦无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世浮华,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既然所有的“得”都是幻象,那么所有的“舍”自然也就都是虚妄的了。当我们真正了悟了这个道理之后,对于世间万物自然就不会再起贪恋之心,从而做到真正的“放下”,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拿起”过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