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当代基层纪实长篇小说] ( 续篇26)
水竹凹
作者:蒋春木
26、古镇改造
公元2000年。
水竹调到河口镇担任党委书记。
河口镇位于江东市北面,地处长岭河河口而得名。
河口镇是座名扬省内外的千年古镇。由于长岭河水运的便捷,这里曾是历史上商贾云集的重镇。
原任江东市市长,现任江东市市委书记的王大明,在水竹临上任前,曾嘱咐水竹“要保护性开发、改造好河口古街”。
因此,水竹上任后,就带着分管镇长及镇土地、规划部门负责人详细察看了河口古街。
河口古街系南北走向,历史上就分南街和北街。
南街约1.1公里,北街约1.3公里。古街建筑是典型的徽派风格,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河口古街内到处可见一些精湛的砖、木、石雕。据同行人介绍,有些雕件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满目琳琳的雕梁画栋透视着古街的历史和文明。
河口古街自北向南是一条青石路面,中间有两道深深的凹槽。从凹槽的深度和痕迹,可以想像出这条街曾经的繁华和历史。
现在依旧看的出,两边曾经都是商铺。虽然还有几家零星的手工铺子,但是,显得异常的冷清和萧条。
古街的房屋象个年过八旬的老人。满目疮痍,倒囊碰壁,似同散架。很多地方已经竖起了“危房!请勿靠近!”的警示标牌。
水竹在这条古街上转悠了几天,走访了不少古街的老人。他们告诉水竹,河口古街历史上最出名的是民间手工制作。
这里,历史上最红火的时候,一条街都是民间手工制作商铺。有银匠铺、铁匠铺、铜匠铺、篾匠铺、织编铺……等等,凡是民间手工制品,这里曾经几乎都有。
老人们告诉水竹,河口古街曾经是江淮区域最大的民间手工制品出口地,在国内也享有盛誉。
至今,在这条古街上,尚有几个在世的老工匠,还居住着不少已故工匠们传世的子孙。
水竹心中默默盘算着。渐渐的,在他的心里萌生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以旧修旧、以古复古、改造修缮、还商复业。
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他亲手拟定出“关于改造河口古街,打造全国传统手工制作一条街的建议”报给了市委、市政府。
市委书记王大明非常重视,他亲自主持召开了“河口古街”改造专题会议,并迅速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的“江东市河口古街改造工程指挥部”。
水竹担任副指挥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河口古街改造工程。至此,河口古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市建设局很快拿出了河口古街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市规划局特邀清华大学一名古建筑教授,组织设计改造方案、图纸,并全程指导建设。
水竹则带着几个人,在省内外古民居、古街道,到处寻找、采购散落、老旧的古建筑材料。
一年后,河口古街改造工程初见端倪。
一座座破旧、散架的古民居悄然立起,一块块零乱而又精美的砖、石、木雕修复如初,一根根横七竖八的原木撑梁顶脊。
一切都在按计划、按设计,有序、平稳的进行着。
二年后,河口古街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一条二公里多长的古街,一条崭新的而又充满了古色古韵的老街,奇迹般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河口古街在沉睡了百年之后,再一次复苏了。
砖还是原来的砖石,石还是原来的石雕,梁还是原来的梁木,铺面还是原来的民居。
但是,那一块块砖、石,那一根根原木,似乎在一夜间苏醒了,她们回到了原位,露出了本来的风姿。
她新颖而不失古朴,整洁而不失风味,美观而又不失苍桑。她象一位身着古装的少女,朴实而又艳美。
那个清华大学的老教授,站在竣工后的河口古街道上,酣然泪下,久久的不愿意离开。
那些临街的铺面,原住居民的工匠,以及工匠的后代们,纷纷挂起牌子,摆起家伙,重操旧业。
各地的手工制作业主,在优厚的扶持政策和河口古街的氛围感染下,也陆续进驻了古街。
不久,河口古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那萧条、冷落、破败的古街道,终于崭露出了勃勃的生机。
河口古街很快成了江东市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成了江南省重要的古民居、古街道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