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讷于言”的理解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发表言论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句话的意思和“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论语.学而》)”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做事却要雷厉风行。

      为什么要“讷于言”?《论语.里仁》篇中“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是对“君子与讷于言”的最好解释。“君子”就是指有道德修养的人。作为一个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要在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审慎作出分析,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不要轻易作出判断;身处一个新的环境,不要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讷于言”是一种谈话的艺术,话说的好,则会使人如沐春风,心清气爽,反过来,话不投机,则会让人添堵。林语堂先生说:“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这十六字箴言,把握好,则把握住了说话的哲学。

        东晋时期,王徽之三兄弟曾到太傅谢安家里做客。王徽之和王操之说话较多,且谈的多为琐事俗事,而王献之简单问候之后再无多言。事后谢安的宾客问这三兄弟谁更胜一筹。谢安认为是王献之,其理由是“吉人辞寡”。

        生活中,往往有人会很“健谈”,无论什么场合,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把自己突出出来,给他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印象。这样的人,可能有真才实学,但是却不一定被人接纳。如果到一个新的集体,往往首先会给人一种压力,会有全盘否定他人的嫌疑。这样的人,很难被人接纳和理解,如果是一个公司的主管,就很难展开工作。

      “讷于言”不是明哲保身的哲学,但是“讷于言”的确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杨修自恃聪明,往往口无遮拦,在曹操面前一再显示自己,曹操对他很是忌恨。有一次,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杨修见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将酥吃完了。曹操问其原因,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厌恶杨修。

      一次,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被困住,进退两难。就餐时,曹操看着碗中的鸡肋,不禁有感而发。这个时候,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传令众官,让大家都称“鸡肋”。杨修作为行军主簿,见上面传下“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停后,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你为何要收拾行装呢?”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国了。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而现在,进兵不能胜利,退兵恐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我断定明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慌乱。”夏侯惇说:“您真是明白魏王的心事啊!”就也动手收拾行装。于是,军中的诸将领都开始准备回去。曹操听说后,大怒,传来杨修:“你怎么敢造谣生事,动乱军心!”随即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杨修自以为聪明,揣度曹操的心机,但是,他不该贸然行事,扰乱军心,最后被斩首示众们应该说罪有应得。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机器人,不能“讷于言”的情况是难免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像林语堂先生说的那样,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不断地学习说话的艺术,权衡说话的时机、场合及对象,然后再决定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说多、说少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讷于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