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急不继富;与之粟九百;山川其舍诸;三月不违仁

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子请孔子给子华的母亲一些粟米。孔子说:“给六斗四升吧。”冉子说:“给多点吧。“加二斗四升。”冉子最后给了八百斗。孔子说:“子华在齐国,乘豪华的车马,穿名贵的衣服。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只给穷人雪中送炭,不该给富人锦上添花。”

冉有是孔子家里的管事。在这段话中,冉有被称作“冉子”,说明这一段是冉有的学生记录的,所以对冉有用尊称。

子华就是公西赤。公西赤代表孔子出访齐国,去完成一项任务,他走的时候冉有就为其母请粟。所谓“请粟”,是指有人出公差,要给出差之人的母亲配发一些粮食作为福利。

结果“冉子与之粟五秉”,就是冉有竟然一下子给了子华的母亲五秉米,也就是八百斗米。孔子非常不高兴,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公西赤出访齐国的时候,是乘肥马、衣轻裘。他不是骑驴去的,骑的是高头大马,相当于今天的豪车,他穿的也不是粗布麻衣,而是轻而暖的皮衣,说明他很阔气。孔子批评了冉有,说:我听别人说过“君子周急不继富”,我们要救急的应该是那些没有钱的人,给有钱人锦上添花,不是君子该干的事。

感悟:我们要多帮衬那些遇到急事、遇到困难的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但雪中送炭才是君子应该做的。




与之粟九百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吃不完可以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啊!”

原思是孔子的学生,也叫原宪。《论语•宪问》开篇就是原宪在提问。

原宪给孔子当总管,孔子给他发工资是“粟九百”。一斗是十二点五斤,年薪九百斗,可以说待遇非常优厚。原宪拒绝了,说不要那么多。孔子说:如果你吃不完,可以分给你的邻居相亲呀。

为什么孔子非要给原宪“粟九百”呢?因为原宪是个穷困潦倒的人。我们将这一章和上一章对比,可以看到,孔子并不是吝啬,他只是希望粮食能给到有需要的人,子华很有钱,用不着接济,原宪贫穷困苦,所以孔子给他九百斗粮食。

对穷人,孔子愿意尽自己所能去给予帮助。

感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人时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山川舍起诸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如果耕牛的牛犊长出了红红的毛与尖尖的角,即使人们不想用它祭祀,山川之神会弃之不理吗。”

这是孔子在鼓励冉雍的一段话。

“梨牛”是耕地的牛。在中国古代,耕地的牛是不能用于祭祀的,因为地位低贱,毛色也不好看。

“骍”是指红牛的毛发是红色的。“骍且角”指牛的毛色要漂亮,角也要长得完整、端正,这样的牛才能用来祭祀。

孔子说,如果耕地的牛生下一头小牛,小牛毛色又红,角又端正好看,虽然有的人不愿意将它用于祭祀,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这么一头漂亮的牛不用吗?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很多人觉得自己在某公司发挥不出实力,认为领导和同事瞧不上自己,于是就颓废了。孔子劝解道:你公司的人看不上你,但整个社会生态都会认可你的价值。如果你真的是“骍且角”,能力和品行出色,那你何必担忧?你的才能总是有发挥的空间。

山川其舍诸: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或者学历感到自卑,而孔子的这句话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不管家庭出身还是学历,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如放下。如果我们不断学习,在工作中历练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难道还怕金子发不了光吗?




三月不违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个月罢了。”

在《论语》当中,我们常听到孔子说“不知其仁”几乎对所有人他都不敢判断对方是否仁。孔子最确切的认为还算符合“仁”的人就是颜回,他说“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的境界真的很高,连续三个月都能始终处于仁的境界中。“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其他的人,能保持十天半个月在仁状态也就很好了。

是孔子对颜回极大的褒奖。要做到“不违仁”应做到以下几点,比如:平和、淡定、喜悦、聪明、关爱,有行动力;能够自我批评,却不妄自菲薄;勇于进取,但不会利益熏心。可以想想看,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挑战,多少诱惑,会把我们从仁的状态中拽出来,困难挫折、物质诱惑、毁誉称讥、名利、权利……无数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动摇,无法维持仁的境界。

三月不违仁,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曾在《里仁》提到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对于自己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希望自己时时刻刻都处在仁的境界中,能够心怀爱意的的关心自己,关心他人。

仁的境界非常难达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孔子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要追求仁,不需要特别费劲,如果费尽心力的去试图达到仁的境界,又错了。这就是梁漱溟先生讲的,孔子处于一种“不找”状态。仁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演绎出来的,如果做不到仁,再使劲也没有用。仁或者不仁,看的是心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外部表现。

感悟:“仁”不容易做到,但也正因为不容易做到,才是我们要始终去修炼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子周急不继富;与之粟九百;山川其舍诸;三月不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