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动心说】:
看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停课不停学”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地方是,它没有把很多笔墨放在“感动你”上面,而是促使人思考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它在很焦急的提醒我们,不要去讴歌英雄,其实他们也不想当这种英雄,我们要关注困难本身是如何造成的,又应该如何去避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了此刻依然在一线的那些医生们?
他们的点滴确实让人感动,是我们的国民英雄,但我们不能被这种感动冲昏了头脑。
我们要去思考,下一次,我们如何不被这种灾难,冲击得只能又往前线一批批的输送英雄。
【文中打动我的那些句子们】:
1、我们似乎习惯了这个思维----当人们看到处于困境中的人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去关注他如何用主观意志力去克服困难,或者又是如何懦弱地被困难击垮。
2、可是当这些比普通人“强”一点的人成了正面典型,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弱化了对困难本身的关注,疏忽了去思考他的困难客观上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又如何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韩寒曾经说过:“通过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命运和阶层。这个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很长,可能也就几代人。在这两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最大化的效率与公平”,但人们期待的效率与公平,始终都离不开外部的保障。
文章标题:那个“没钱买手机上网课”的女孩,被什么抛弃了?
文章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wHAhdSPZGqOFdZA9IhGDA
文章来源:公众号“Vista看天下”3月3日原创推文
选题分析(文章是围绕一个什么核心内容在写,这个选题为什么好?):
该文围绕“疫情下,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贫乏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议论,教育问题一直是热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各种问题更是热点,这篇文章还抓住了疫情期的大流量,所以从选题上来说,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爆款基本条件。
标题分析(这个标题为什么能吸睛):
“没钱买手机上网课”非常有信息量,看到这个短语,我们会立刻想到疫情,想到“停课不停学”,想到贫困家庭。
“女孩”、“被抛弃”两个词都在释放弱势群体所具备的情绪煽动力。
最后,它是一个问句,还没看文章,读者就开始在和作者互动了,提高了文章的粘性。
转发点分析(文章打动人心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
文章中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了能学习,真的是费尽心力,特别让人感动;
另一方面,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深度思考,能让人清醒,让人看到一种社会责任感。
转发出去,让大家意识到,为了将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做一点什么。
切入点分析(文章从哪里开始下刀子的?作者为什么选择从这里下刀子?):
本文切入点非常有趣,它就只有一张图片配了一句话,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
一看这个切入方式,就看到了浓浓的“非虚构写作”的味道。
作者就是把事实摆在这里,最大程度的邀请读者来互动,来思考和评论。
内容详细分析(起承转合或者其他的行文结构):
一、“全民网课”下,那些被抛弃的孩子。
1、事件描述:河南邓州一贫困户女儿因无法正常在家上网课而吞下药物自杀。
2、上述新闻事件的初步评论: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想象中一样,可以毫不费力地追上4G网的速度。
3、类似事件举例:河南高三学子小通借网上课、四川女孩走山路找信号学习等等
4、这类新闻事件的进一步评论:大家对“中小学试行网课”的各种担忧里,最普遍的还是偏远地区孩子能否具备上课条件,教育部给了统一答复,但落实得并不尽如人意(举例:网课“民意”调查测试卷让人哭笑不得、学校一刀切的做法引起的后果)。
二、学校把一部分人抛弃之后,社会舆论是什么样的?
1、社会焦点总是放在:这些孩子都是怎么面对求学困难的。
2、大众对这些孩子行为的评价都是什么样的。
3、一种习惯性思维已经形成:首先关注人家是英雄还是狗熊。
三、我们应该调整的是什么?
1、思维习惯:要首先去关注困难本身。
2、后续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实行的调整措施有哪些?
3、作者对“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思考。
南嘉拆结构:
首先列举现象(有孩子不能上网课,而且他们的应对行为不一样),然后分析现象产生的表面原因(疫情期特殊,但是学校没有逐一排查学生情况),再然后分析该事件中的问题(民众没有思考到问题根本,所以没有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政府在解决根本问题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就这个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