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

第9天: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就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 ”。对于这样的一个历史观,不能单单从某一个朝代,或是几十年一两百年来看待。按照作者的建议至少我们看的是二三百年的长时间历史。大历史观并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需要的是人的聪明才智,需要的是人生丰富的阅历。如此才能对历史有大局的把握,才能从历史中学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

从1587年万历十五年到鸦片战争,二百多年,中国的整体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以道德代替法律统治的状况并不会带来中央集权的变化。在这里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亚洲的气候与地理的影响使中国的发展与欧美与日本有所不同。

中国本身是个大陆文化,旧式的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而欧美与日则是海洋性国家的经济,以商业法律作为高层机构与低层机构的联系。用亚当斯密的话说就是商业的管制办法是优于农业的管制办法的。

用大历史的观点来看一下中国从明向后推的情况。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完成局部的改造,科举的废除使上下层之间的联系断裂,民国军阀割据,私人的军事力量也因地理因素只能局限在小的地方,国民党时期的经济则完全依靠城市,土地革命时期,产生了新的农村低层结构,亟需一个制度性的联系,以此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这种大历史观着重群众运动对社会的长时间的贡献,超越了党派与国际的界限。

对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参照一下1689年英国的情况。当时的英国法律是以旧时代的习惯为倚衬,在兵戈扰攘后农村组织也发生了变化,公平法被接受,最活跃的商业作为高低两个阶层的联系,这些情况对我们深足借镜。当然,美日的例外情况(并非由易到难的程序发展)也不容忽视。

最后,作者提到了“一国两制”,既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也是责任。利弊之处历史上也是有可参考之例。英国的两种司法制度是不知不觉的融合在一起的。但美国的两制,却造成了南北方的内战。中国的儒,法,道,佛等思想在矛盾中也都得到了统一,我们应该将眼光放长远,在长久的时间里必会找到符合社会的逻辑,不可能也会变可能。当然,从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情况来看,“一国两制”还是符合我们的国情的。

在本书中,作者多次提到道德不是万能的,是不能代替法律与技术的。但也不能就此否认道德的力量与作用。我们用大历史观的眼光,不被让短时间的政策所掩蔽,以此来看待历史才有价值,才是正确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的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