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惆怅

图片发自App

每个父亲都是从儿子长成,但不是每个父亲都理解儿子,也不是每个儿子都尊从父亲。

在巴金的《秋》里,一群失去理智的父亲,把儿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觉新的舅父周伯涛,对姑少爷郑国光夸赞备至,但郑却是表面道学渊源,实则伪劣不堪。聪慧美丽的蕙被郑家逼亡前后,作为父亲的周伯涛却以“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为由,搪塞推诿听之任之;儿子枚少爷,一个对父亲过份敬畏丝毫不知反抗的孱弱少年,居然提到父亲就如同见到鬼神。在这样的家庭教养之下,望子成龙只能是一句空话。

依靠祖上留下的财富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周伯涛,除了对儿女和家里人颐指气使,对姑少爷一家的伪道学顶礼膜拜,对任何事情都犹疑不决。家里家外、节头娶亲,种种事情都需要外甥觉新来帮忙。这样狐假虎威的家长,就是现在也是常见。

枚少年这个悲剧人物,固然有着悍父的强势,但其内心的软弱加剧了悲剧的沉重。俗话却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枚少年正是这种盲崇的牺牲品。

在写枚少爷的悲剧时,比枚少爷大几岁的冯乐山的孙女,也就是嫁给枚少爷的孙少奶是衬托枚少爷悲剧的人物。这种陪衬更符合生活现实,也更具有讽刺意义。

高家三房,四房,五房的几个子弟,描写得惟妙惟肖。虽然这几个富家子弟还未成年,但在骄宠惯使之下,已经顽劣成性。特别是觉英的叛逆和顽劣,作者只是通过几句对话,或者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的描写,便把这个封建专制家庭已经变得畸形的爱、纨绔子弟的劣根性揭露得原形毕露。

图片发自App

父母教育子女理所当然,但父母不是万能,也不是绝对权威。特别对于专制而失去理智的父母,把养育的辛苦作为一种要挟子女听话的筹码,子女从则孝顺,反抗则为忤逆。现代家庭同样有这样的父母子女,只不过现代家庭的关系更为开放,但结果同样。

高家三房克明,也算是在场面上混的人物,但专制的家教让自己逼走了大女儿淑英,儿子觉英聪明顽皮,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居然调戏公馆里的女佣时,“他绝望,他悲愤。但是他始终没有看到他自己的错误。”高克明的错误是什么呢?这正是作者要揭露的封建专制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但在高家,对女子的戕害却无所不在。同样是这个溺爱儿子的高克明,逼走了女儿淑英;老五高克定,和丫鬟喜儿先乱后娶,五太太沈氏拿自己的女儿淑贞出气,逼得自己的亲生女儿跳井。

只有长房之女淑华,性格泼辣,敢说敢为:“儿女又不是父母的东西,怎么就能够由父母任意处置?父母的话说的不在理,就不应当听。难道他们喊你去杀人偷东西,你也要去?”

有些悲剧,是人自己本身的懦弱性格造成的。这时候,启迪人思想的工作就尤为重要。

巴金笔下,觉民他们这群进步学生正是启迪传扬思想火种的一部分。

在激流三部曲《秋》里,觉民都是“隐身式”地出现。这是非常形象的暗喻,也是很好的安排。革命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不可阻挡的,它若隐若现地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觉新这个懦弱人物的变化,写得恰如其分。这个代表着大多数人性格命运的人物,内心是对现实不满意但表面上又唯唯诺诺地顺从,这种矛盾的逆来顺受,是根深蒂固的旧习累积。他们这类人不易改变,但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之下,也会爆发出缓慢的裂变。最后觉新的安闲,不是退让,而是命运的必然结果。

高公馆的易手,标志着封建家族的毁灭。这样“违反”小说作品“大团圆式”的结尾,给人是深刻的反思。

觉新在送走五婶沈氏时,和琴表妹在江边的那段对话,把他的思想深处的沉重说了个明明白白:


“你不晓得我的心已经老了。我的心境已经到了秋天了。”觉新固执地说。他觉得他的心就像头上那个灰色的天空,他的生命就像旁边一株叶子落掉大半的树。他拈起一片落在他左膀上的树叶,加了一句:“这三四年来我记得清楚的就只有秋天。”
“大表哥,你怎么就忘记了?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琴带着鼓舞的微笑安慰他说。
觉新想了想,又把手上的一片树叶放到水里,低声叹一口气说:“但是落下去的树叶就不会再变绿了。”
“大表哥,你又不明白了!到了明年,树上不是一样地盖满绿叶吗?”琴笑着说。
觉新沉吟半响,才答了一句:“不过并不是同样的绿叶了。”
“难道树木就不肯为着那些新叶子活下去?”琴又说,她的脸上笼罩着光明的笑容,“我倒没有看见过一棵树就单单为了落下的叶子死去,不在明年开花的。”


后来觉民怜悯地说:“大哥,我看你已经中了毒了,旧家庭的空气把你熏成了这个样子。”

觉新出乎意料地带着叹声答道:“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找到解药的。”

人性都是善良的,但有的人会由善变恶,比如枚少爷结婚了可以为了孙少奶怂恿打女佣,可以和家里人吵嘴;有的人也可以由恶转善,比如恶毒的五婶沈氏在女儿死后前后的转变;有的人会一直沉浸在善良之中,渴望这个社会自动变好,比如觉新;但更多数人,却在善良之中能认清社会的丑恶,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加速制度的改革,觉慧是,觉民是,琴和那群年轻人都是。

当然,年轻的巴金也是。

图片发自App

二十多岁的巴金,花费十年时间写出一百多万字的激流三部曲,就是脱离官僚资本主义家庭后的深沉反思,并且把这种觉悟告知世上善良的人,一个改变世界的行动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