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一)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文学指文章博学,包括辞章修养、学识渊博等内容。很多是有关清谈的活动,编纂者以之为文学活动而记述下来。

魏晋时代,清谈的名士们不但高谈老庄,而且一些人还留心佛教经义,这已经形成一种文学风气。所谈内容有些条目会具体点,或某篇或某问题,例如:谈及(庄子·消遥游)篇、佛教经典《小品》,道家的“有、无”两个哲学范畴,才性问题等;有些条目只是泛泛说是“共谈析理”,“标榜诸义”,“标新理”,“立异义”。

在记叙中,会借叙事来赞扬或讥讽某人,更多的是欣赏其人的才华、辞藻。例如“才藻新奇,花烂映发”;“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许多来日还描绘了清谈的各种场面和气氛。例如“彼我奋掷塵尾”,“理小屈,游辞不已”,“不觉流汗交面”,“一坐同时树掌而笑,称美良久”。

本篇有条目记下有人因清谈得病或提为高官。例如第20则记卫玠因通宵达旦地清谈,“于是病笃,遂不起”;第53则记张凭清谈“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即用为太常博士”。从这些记载里足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对清谈的迷恋,他们认为善谈名理就是博学多通的表现。

本篇有条目记下对人物、文章的各种评论。除了在清谈中对人物有所褒贬外,在别的场合也会对某一类或某一个人有所评论。例如第25则论及北方人和南方人做学问的差异;第77则引述《扬都赋》对两个人的赞美;第93则记下对一个人的评语。

在学习本篇内容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概念。

“清谈”是指在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辨论的文化现象。释义为清雅的谈论。后世也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发挥道家老庄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又称新道家。因为谈论的为玄虚的道理,故称为“玄学”。

“魏晋风度”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名士风流是魏晋时代的永恒标签。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由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表现出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后世景仰。

后世,对魏晋之风有持贬义,一是因这些名士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还有就是清谈误国。

(2022年11月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4/11《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