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导师杨绛,一个有趣的灵魂!

图片发自App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1966年,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如果说是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让她面对厄运不会选择逃遁。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豁达,是对苦难的漠视和超越。因为先生学识渊博,阅历深厚,慧眼窥透人生,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

图片发自App

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扣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专家学者,是作家翻译家,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杨绛说: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图片发自App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杨绛以“回忆”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能与亲人在永恒的时光隧道里相聚相守。在她独自寻返精神家园的归途中,始终伴着含泪微笑的温馨缅想。她用缅想之火,悲悯而幸福地点亮寂寂的归途。这归途与缅想之火,没有炙可熔钢的沸点和热力,而是铅华落尽的温热,烘烤着杨绛柔弱而坚韧的晚年生命,闪耀着真淳成熟的光华。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先生的晚年,经历了异于常人的打击。先是女儿钱媛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完全体会。之后是钱锺书撒手人寰。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们不知她最终找到了怎样的归途,但在这冷漠、纷扰、诡诈、满是裂痕的人世间,我们感谢曾经拥有过这样努力不负天赋、舍己不负爱情的灵魂。

图片发自App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

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

杨绛先生作为一个女性,生逢乱世,颠沛流离,晚年丈夫钱钟书、女儿阿媛相继去世,苦痛始终没有打倒她,在艰难的岁月里,家庭,爱人,女儿是她的幸福,是她美好的回忆,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又是一个好作家。

具有承载苦难与幸福的坚强而有趣的灵魂,百岁大师人生光辉映照世界,似涓涓细流浸润着人的灵魂,在今天,在未来,到永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灵导师杨绛,一个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