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阿德勒心理学的最佳注释

好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了,刚开始看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样的书名,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从书名嗅到了浓烈的鸡汤文的味道,翻开第一页发现根本停不下来,作者岸见一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他确实是阿德勒的最强读者。

《被讨厌的勇气》的写作思路与《理想国》以及最近的网红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相类似,都是采用了少见的对话体来叙述,由哲人和青年的问答对话来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观点背后的理论体系创建者是世界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的阿尔弗雷德 · 阿德勒,另外两位在心理学界名声更大,分别是弗洛伊德和荣格,阿德勒原本也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两位心理学巨人观点的冲突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核心观点即“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即“目的论”,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即“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是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把两者理论套入实例:“有一位日本青年,多年躲在自己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想改变自己,但是一离开房间就会心悸不止、手脚发抖”,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这位青年很可能小时候受到过父母的虐待,产生心理创伤,导致长大后逃避现实,无法适应社会,这就是“原因论”;而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这位青年的目的就是“不出门”,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不安或恐惧。

阿德勒认为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人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即使心中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然后抱着“如果…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根源是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在此抛出了本书的第二个核心观点即“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阿德勒提出: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作者在这里着重谈到了关于“自卑感”的问题,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但我们要警惕自卑情结,它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说辞,也就是说自卑感的问题是“我”如何看待这样的自己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与他人的比较、自己赋予自己的意义,带来了自卑感,这里有种特殊情况,即极度优越性或极度自负都是自卑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本质是人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会找更加简便的方法进行补偿,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当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包括“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延续“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个观点,再具体一点阐述就是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有这么一句谚语: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如果理解了“课题分离”的重要性,就很容易理解本书的书名,“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干涉,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课题分离”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没有交际,关系冷漠,而是把“课题分离”作为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在共同体中有位置”的状态,“共同体”本身可大可小,可以是夫妻、家庭、学校、社会、世界甚至宇宙,个人所属“共同体”也是可以切换的,往往在小“共同体”遇到的问题,切换到更大“共同体”的视角去看,就宛如看水杯中的风暴,同时,“共同体感觉”强调了“付出”的重要性,幸福就是“贡献感”,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自己的价值,注意,这种贡献衡量不是参考“行为”标准而是“存在”标准,比如卧病在床的老人或者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他们从“行为”上可能没有贡献,但对其存在本身就应该表示喜悦与感谢。

最后,作者提出“认真的人生应活在当下”,我们不要把人生看成登山,以山顶为目标,如果是这样那人生的大半时间都是在“路上”,即不要把人生理解成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阿德勒的观点之所以迷人不是因为他是绝对正确的,而是从他的观点中都能清晰感受到“自我改变”、“自我决定”的主观能动性和力量感,正如《尼布尔的祈祷文》中的名言: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推!阿德勒心理学的最佳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