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发多少自拍,人最后留给世界的也只是一道剪影

《世说新语·德行》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戏文】

如果有一天,你想起了一个人,以及和他在一起的食物。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的味道尝起来是如何的。——村上龙

话说东晋隆安二年,王恭之乱爆发,琅邪人孙泰灵机一动,认定晋室气数已尽,彼可取而代之,遂以讨伐王恭为名,纠集数千乱民准备起事。谁料,事未发,已经走漏了消息,司马道子略施小计,便诱斩了孙泰及其六个儿子。

按说一出闹剧本该就此收场,怎奈人家一根藤上七朵花,偏偏漏网了一个孙恩。此子侥幸逃入海岛,立誓为父兄报仇,仅过了不到一年,就率领数百人卷土重来。

孙氏父子好像把夺取天下当成了街机游戏,续个币就是1up。

死要屌朝上,不死接着晃

还真别说,儿子打游戏就是比老子强,孙恩看准时机率先攻克上虞,随后接连拿下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大有种一命通关的架势,不过后面的故事与今天主题无关,不必扯远,咱们言归正传。

在吴郡(苏州)有一个人叫陈遗,极其孝顺。他妈口味独特,最喜欢吃锅底烧焦了的米饭,陈遗在郡中担任秘书,身上总是带着一只口袋,每到单位食堂用餐,便把焦饭储存起来,等轮休时带回家孝敬他妈。

那一天陈遗正在班儿上,忽然传来孙恩即将攻城的消息。袁府君,也就是吴郡太守袁山松当即点兵列队,陈遗自然也要随军赶赴前线。当时,陈遗的口袋里已经存了数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只得带在身上。

结果沪渎一战惨败,袁太守阵亡,官兵四散,多有逃入山林水泽之中,很多人就此饿死,唯独陈遗靠着那一袋锅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当时的人都说,这是孝子的福报。

看见了么,公司存点零食多重要

人活一世,最后留给自己的是什么?

传统孝子的故事,保守估计有一半都和吃有关。在这些传说中,为了满足父母的食欲——而非基础的生存摄食——子孙玩儿了命的作死,观者一个劲儿的欢呼。足见在老祖宗的价值体系里,“让长辈吃好”是一件权重极高的事。

这关乎的不只是“敬老”此一表皮,其核心在于整个社会的秩序观念因此被设定为“不容置疑”之状态。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看起来,这不是我能捅的玛丽莲或马蜂窝,不如换个话题。

陈遗留了一袋锅巴给他妈,结果换回了自己一条命,我给自己准备了一腔烈酒,却只能换回一个酒糟鼻子。医生说这病很难治时,目光似乎带着点道家的超然之色。言外之意,你丫喝了那么多年酒,怎么还放不下一张老脸?

吓得我赶紧回家喝一杯压惊,作为一名熟练的事后诸葛亮,我承认当下只是过去的余波,我无法只接收好的,而摒弃坏的,就像我大多数时候根本分不清好坏一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吃着因果关系,拉着是非恩怨,大抵人人如此。于是乎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丧失了记忆,甚至丧失了对意识的控制,那时候究竟还有什么能作为我尚存活的最后证据?

换句话说,刨除了物质财富与人际关系不提,仅就个人而言,混了一辈子,到底剩下点什么?

想来想去,又喝了好几杯,才给我想到德·库宁这个人。

我不会真把这么好的位置留给德·库宁的

此人是上世纪一位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生于1904,没于1997。他从12岁起开始学画,一直创作到生命的最后阶段,我要说的也正是他的晚年。

德·库宁的晚年创作不再热衷于人体,画风也一改年轻时的随性和潇洒,转而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来描摹线条。有人说,这是他在时代的喧嚣中保持独立清醒的方式,也有人说,这是他在证明自己的观点:绘画是一件没有风格的事。

原本德·库宁的故事就这么短,并没能为我解开关于生命底层的谜题,直到我看到了另一个版本。

德·库宁一直到1990年还在坚持作画,其风格之统一——尽管他自己不承认有风格这回事——简直像是成熟期的李小龙,不用摆架势,一哼哼你就知道是他。

本来这对于一位职业画家来说也算不上新鲜,但令我惊愕的是,在他歇笔之前,德·库宁早已患有了阿尔兹海默症。

实际上在1986年的时候,他就已经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这种病众人皆知,是会一点一点掏空人的记忆,一步一步使人退回到生命的最初,以至于吃喝拉撒完全不能自理。可是,居然有人在几乎什么都不会做的情况下,依然保留了绘画的风格。于是我的疑问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这酒没白喝。

正如心理学家奥利佛·萨克斯所说:“风格是一个人存在最底层的部分。”

这大概也是我们活在过去的余波里,无法自拔的原因之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论你发多少自拍,人最后留给世界的也只是一道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