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名正则言顺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孔子:卫君希望您出山执政,您会先从哪些事情着手呢?

孔子回答说:先正名吧!

子路一听就急了:有这么做的吗?老师也太迂了吧!这名,怎么正啊?

你放肆!你粗野!孔子骂子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暂时存疑,以待考问。我说的话,你不理解,你可以问我,怎么张嘴就说我不对呢!

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六点半了,我们要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先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

昨天讲的是子路篇的第二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说的是孔门弟子中的德行科的代表仲弓,也就是冉雍,要去季氏的领地费邑做邑宰,临行前来向孔子请教我应该如何做呢?怎么样管理这个地方呢?

孔子就告诉他三条,分别是:先有司、赦小过和举贤才。

先有司,两种解释,一种就是说先要给下面的部属做典范,就是像上一章说的先之。还有一种就是要让底下的各部门都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信任他,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关系理顺。

第二条就是赦小过。既然把事情交给了下属来办理了,那么对于一些小的问题不要太计较,不能锱铢必较,让别人不舒服,放不开手脚。

我们说过过去的将领有的下属要犯这些小错,他会去替下属承担,从而赢得下属的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点就是举贤才,所谓的举贤才就是任用有才有德的人,把他放在领导岗位上,这样工作就好干了。

仲弓对前两点还理解。第三点,举贤才,就说那具体怎么样才能够招揽到贤才,能找到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呢?

孔子很明确地告诉他,你先把你所知道的有品德、有才能的人用起来、用好。大家看到了,你的实际行为确实是惜才、爱才、用才。那么真正有贤才的人,他就会要么自己自荐到你这儿来,追随你而来,要么就会被别人推荐而来,你就不用担心人才问题了。

还有一个就是底下的人看到你能选贤任能,他也会努力成为贤才。这就是我们对于上一章的回顾。

那么今天我们来在学习第十三篇子路篇的第三章。

这一章非常长,但是它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起的牵扯到一个成语叫名正言顺。这是孔子一直以来最为重视的。

而且这里有一套逻辑,有一套推理,非常的因果相关。

一条做不好,你会发现条条做不好,从根上错了,那都错了。

好,我们要先来看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先介绍一下背景,就是子路问孔子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时候。经过考证应该是在子路在卫国做官的时候,当时的国君是卫出公姬辄。

子路就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卫君姬辄请您出山执政,那么你会从哪些事情来着手呢?

就是做了一个比方,假设卫君让您出山,您应该怎么来具体治理?子路在这里的本意应该是请教孔子方法。

而孔子却告诉他说:必也正名乎!你先要把名分弄好。这个时候,子路就急了,说:老师也太愚了吧,这名怎么正啊?

为什么子路急了呢?为什么这个名不好正呢?

这里面还要从卫国这个复杂的关系说起。在前面我们陆续讲过许多关于卫国这个复杂关系的故事。

在这里再简单的再说一下,这里的卫君指的是卫出公姬辄。当时子路在卫国为卫国大夫孔悝的家宰,孔悝的父亲就是论语里面,前面提到过的孔文子。子贡还曾经提问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因为子路是孔文子家的家宰,所以孔文子去世,子路还和孔子商量他的谥号,定了“文”字。

那为什么子路说老师迂腐呢?这有个原因,就是因为孔子当时太讲究礼节了,在很多人看来就觉得你太拘谨,太讲究,就认为这个人比较愚。

而别人这样评价或许可以理解,因为不在孔子身边嘛,子路一直跟在老师身边,你这样说老师,老师能不生气吗?

孔子说要先正名,是有原因的,因为卫出公得位不正。

孔子就要说,你要先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那子路说啊:老师,您扯得太远了,这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不了。

那为什么解决不了呢?这里面是有故事的,也就是说卫出公的父亲叫蒯聩,他本来就是卫国的太子,那蒯聩的父亲是谁啊?

就是卫灵公。

卫灵公,就是一直对孔子比较礼遇的这位国君。那卫灵公的夫人是南子,那南子和宋国的公子宋朝还私通,卫灵公还不计较,蒯聩却觉得耻辱,想刺杀南子,可是阴谋败露了,蒯聩逃亡了。

卫灵公死前,曾经对他的小儿子郢,说,我将来让你继承君位,郢不接受,不愿意参与君位之争,所以卫灵公临死前并未正式废除蒯聩的太子之位,也没立新太子。

卫灵公死了以后,南子要立郢,郢还是不接受,说: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

所以就算太子流亡了,他的儿子还在,我不敢当。

南子没有办法,就立了姬辄。这个时候姬辄还小,最多十来岁。蒯聩要回来奔丧,当然也要以太子之名来继位。卫国就发兵,拦着不让他进来,因为南子是卫国的实际控制人。

让姬辄以王父命拒父命,称爷爷为王父,对亲生父亲就不认了。卫国宗庙祭祀和出政事令都称灵公为父,不认蒯聩,️所以姬辄之名、蒯聩之名、灵公之名各种不正,就全乱套了。

但这个事已经乱了很长时间了,现在姬辄要请孔子老人家出山,你要他正名,这怎么正呢?您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子路就给老师急了,脱口而出嫌弃老师迂腐。这个时候你看孔子,就开始很愤怒,就骂子路:野哉!由也。就是你放肆,你粗野。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就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暂时存疑以待拷问。

我说的话你不理解,你可以问我,你怎么能张嘴就说我不对呢?而且还带着人身攻击呢?别人这样说我,你也能这样说我吗?

大家要想一想,我们也会不会犯这种毛病,就是当我们听说别人说谁谁怎么样的时候,特别是自己家人怎么样的时候,其实心里是不是很认可的,但也是有点三分存疑。

当你碰到事的时候,脱口而出,怪不得别人这样说你呢,你看你就是这样,你这样说你家人试试,肯定引来的反馈是不好的。

接下来孔子说了这一大堆,基于逻辑顺序先给大家念一遍,然后再一个一个讲一讲。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就是说为政之道,首先名分要正,施政才有合法性。正名,才有正义。

君王制的王者,父死子继,以孝治天下,所以以父子之伦为重。如果自己父子之名就不正,那如何正一国之父子呢?自己都没做到的,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忌讳谈论的隐私,却要求别人做行事准绳,这没法说呀!

你看历朝历代,他们开国的时候,都会立诏书,说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前任王朝为什么不行,要被推翻呢?是因为它暴虐无道,违背天下苍生的意愿。

那我是代表天下人民,为天下人民谋幸福,这才怎么怎么样,才揭竿而起,推翻这个政权的,而我当这个政以后要怎么样来治理,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幸福,等等等等,他首先要正名。

包括后来我们提到的那个明成祖朱棣,他在打到南京,登基以后,还要让他的一个大臣,著名的文人方孝孺,给他写继位诏书,结果方孝孺不干,明成祖恼羞成怒,诛了方孝孺十族。大家就能够看到名正的重要性。

礼乐刑罚,是国之大事,而礼莫大于父子之孝,乐莫大于父子之和,刑罚莫大于不孝,这三条你都有问题,你干什么事,你也干不成!

所以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就名实不符,言行不一致,事就干不成;做不成事,什么事就都苟苟且且,社会就没有伦理秩序,就不能兴礼乐;

礼乐不兴,则法度乖张,小人得志,君子遭罪,那刑罚也不中。

刑罚不中,就会选择性执法,人们不知道怎么能行,也不知道怎么不行,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样就完全是人治了,让人民会无所适从、手足无措,没有安全边界,不知道哪儿能安身,也不知道哪儿能躲避。

所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理不直则气不壮,不可收拾。君子之名,一定要光明正大,说得明白的,不仅说得明白,理直气壮,而且一定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以什么名,说什么话,是绝对不会苟且马虎的。

通过孔子的这番言论,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对于卫国这种非常混乱的局面,孔子是不会去做官,不会去掺和的。因为他去了以后说不清楚,弄不明白,这样混乱的地方肯定是要出事的。

事实证明也确实出事了,蒯聩带兵攻打卫出公,结果子路死于那场内乱,卫出公出逃,蒯聩做了王位,蒯聩在卫国君位上只做了三年,就又被赶下台,流亡中被杀了,姬辄于一年后又回国复的位,你看这个事乱不乱?

父子之间因为君位杀的你死我活,反目成仇。

那在这里大家肯定会问,如果孔子真的要正名的话,那孔子为何怎么样给卫国正名呢?论语里面没有记载。

后来发生了很多讨论,有的人认为孔子应该立公子郢做国君。事实上想一想,那肯定不行,本来这个关系就够乱了,郢本身就不想当国君,你再把他强行弄出来,关系就由两方变成三方,就更加混乱,那是不现实的。

有人提出第二个方案是让姬辄迎回父亲,让蒯聩继位他做太子,这样或许是最名正言顺的,但这也不可能,因为南子不答应,而且姬辄他也不答应,如果答应了不就好了吗?还干嘛去发兵攻打呢?

所以在这里,其实孔子是告诉子路,对于这种混乱的局面,他们本身乱糟糟的,你很难给他们理清个头绪。

这样的地方危邦不居,乱邦不入,就不要进去掺和了,不让子路参与其中,因为很危险。但是子路他没有真正理解老师的意思,结果就真正的在这里出事了。

从这里面我们应该能够有所启示,那就是干什么事都要注意名正言顺,对于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我们就不要做,也不要掺和其中,因为从刚开始就错了,那么你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对于我们要干一点什么事来讲,首先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也就是我们的初心要正确。我们的初心正确,我们的愿景是好的,那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如果说刚开始的目标、初心、愿景都是错的,那么往下你再怎么做也做不好。

好了,时间到了,这一章就到这里了,大家可以仔细琢磨琢磨,它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是一环扣一环的。根子上要错了,往下你怎么做都很难做对。

所以说我们要注意首先要正名,名正则言顺。明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章。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就是樊迟请教孔子如何当老农,种种庄稼?如何当花匠养花?孔子都说我不知道。

为什么孔子他不告诉樊迟这个呢,孔子给出了他的原因。这里边让我们知道君子应该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希望明天大家再一起好好的学习,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13.3 名正则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