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明星挣得比你多?从估值的角度来提升收入

关于明星收入远超普通人的现象由来已久,近来由于崔的爆料该话题又被推到风口浪尖。目前舆论关注的是娱乐圈偷税漏税的不可名状的暗操作,我相信执法部门能够处理好这次事件。
但我也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同样是工作,为什么明星们的收入和我们相差这么大?」
这是个好问题,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围绕的是「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这个话题。但如何去衡量这个公平度,不同背景的人会有自己的视角,今天就这个话题聊聊如何从估值的角度来衡量收入水平是否合理。

常见的计算估值方式

有这样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舆论在讨论明星们的收入的时候,讨论的对象往往是当红的流行明星,却听不到质疑那些老一辈艺术家的声音。同样是从事影视业,为何公众对艺术家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尽管艺术家的收入也远超普通人,那么艺术家和流行明星有什么区别?

主流解释认为艺术家创作的是艺术品,是有无形价值的;而明星创造的是消费品,是用来娱乐的。从估值的角度看,由于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包含有大量无形价值,所以他们的收入理应考虑到这些价值,于是相对于艺术家的收入来说,艺术家的收入并不高,即艺术家的估值 = 收入/价值。至于明星们的估值如何计算,我们等会再来讨论。

有人可能会问艺术家创造了怎样的价值?这种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是给人启迪和激励。而因为这个启迪和激励,受影响的其他人可能会创造怎样的物质内容,我们无法估量,所以艺术家的价值可以被看成是无穷大。
打个比方,如果有两本书放在你面前,一本是《论语》(你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名著),另一本是跑男的画册(无疑冒犯,只是举例)。可能后者的制作成本比前者高,可能后者的定价比前者高,可能后者的读者更多,也可能后者的销量更好,那我们是否就能认为后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所以后者的估值是合理甚至是低估的呢?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者,如果你是文化部门监管层,你会期望看到怎样的局面,你会选择怎样的导向?谁低估谁高估不用我说了吧。

但我仍然要说明星们的估值可能是低估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说明星的估值偏高,制片方完全有动力去选择更低估的演员。为什么没有这么做?至少在他们看来,明星们是低估的,或者是合理估值。
在这里,判断明星们低估的标准已经不是艺术家般创造价值了,而是票房收入,即明星们的估值 = 收入/票房。就拿最近热议的范来举例,假设手机 2 的票房收入与《我不是潘金莲》相同,为 7011 万美元;手机 2 的主演为五位,范的权重为 20%;则范在该部影片的估值为:6000/(7011×6.4×20%)=0.66。你觉得高估了吗?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网络,该估值计算仅为演示,不具备科学性

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收入被低估了,但从雇主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低估呢?那是因为雇主们计算员工的估值方法并不是采用价值估值法,也不是采用票房估值法,而是采用的工作量估值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你的雇主(老板或者 HR)给你计算薪酬的时候,评估的依据不是你做出了多少贡献,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是你花了多少心血,而是你做了多少工作量,即普通人的估值 = 收入/工作量
举个例子,拿 2018 年上海平均工资 6504 元/月计算,假设一位普通员工每小时工作量估计为 40 元,每天工作 8 小时,每月工作 20 天,则该员工的估值为:6504/(40×8×20)=1.02。现在来看,这位普通员工和明星比较谁更低估。况且这个计算过程并没有考虑到企业为雇佣该员工付出的其他成本,并且在雇主眼里有些岗位并不是时时刻刻在做工作量,所以实际上该员工的估值要比计算的高出不少。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雇主并不为员工抱怨的薪酬太低买单,雇主计算估值的方式和员工以为的计算估值方式不同罢了。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网络,该估值计算仅为演示,不具备科学性

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分析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解释这一社会现象,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如何应对这个不统一估值标准的社会,我认为这才是估值计算的最大价值。

你是不可替代的

无论是艺术家的估值还是明星的估值,尽管貌似他们拿到的收入是天文数字,为什么他们能够得到如此低的估值,关键在于他们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普通人应该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当作首要目标。
关于提升竞争力我多说一句,社会上有个误区认为提升竞争力就是扩充自己能力,力图变得和其他人一样强大。他们很上进,时刻不忘充电,总是处在焦虑中,尤其是在某些机构和组织的焦虑营销策略下变得显而易见。我认为竞争力不是体现在掌握别人会的,重点是体现出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性,即表现在别人不会的,否则我们拿什么来改变别人对我们的估值。

换赛道

换赛道就是从低估的行业换到较高估的行业。当下哪个行业是较高估的呢?我们可以从国家统计局的 2017 年各行业平均收入表中了解到IT 业、金融业和科研行业是最高估的三个行业,农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是最低估的三个行业。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IT 业中的大数据和区块链是当下最吸金的子行业。

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朋友换赛道成本很大,如果你是初入社会或是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好好掂量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行业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目前最热门的行业是不是未来的中流砥柱行业,我们还要辩证地去看,好比若干年前大热的国际贸易到现在都没怎么火起来。
选择那些当下最强和未来不弱的行业,或是埋伏进未来看好的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切忌选择竞争白热化、产品服务同质化的行业,我们的时间耗不起。

换岗位

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会有被「低估」的岗位,这样的岗位必定拥有着高重复率和低输出效率的特点,也是将来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岗位,比如收银员、管理员、服务员等等。
近来社会上盛行这样一个称谓「零阻力员工」。它是职场新人们的别称,通常刚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人们都会成为最常被差遣的对象,额外任务、临时任务,还有累人的出差任务最先考虑的人选往往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新进人员。这种零阻力的状态就像工作热情极高又没有什么个人责任需要负担的员工,可以长时间工作、频繁出差、有任务随叫随到。所以理想的零阻力员工一般都年轻、未婚、无子女负担,而且渴望将工作做好。
为什么「零阻力员工」拥有这样的特征?因为在雇主看来,他们差异性太低,按照价值匹配原则,所以事务性的工作交给他们最好,于是他们获得的报酬只能按照工作量计算。
所以看看四周,注意一下你所在的行业,你的企业中哪些岗位是不按照工作量计算薪酬的,那就是你前进的方向。
比如很多人都熟知的销售岗,这就是典型的不按照工作量计算薪酬的岗位。其他还有管理岗,这是一个按照团队绩效来计算薪酬的岗位。我只是抛砖引玉,你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

总结

我一直不忌惮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说辞,是因为我坚信人类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工智能不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么?
我们很难想象我们自身有怎样的能量,但又往往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将自身的潜力淹埋。
我列一个数字,会让你更形象地认识到大众的创造力和薪酬的「低估」程度。拿明星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 2017 年年报中扣非净利润为 2722408 万,员工总数为 24029 人,总薪酬为190164 万,人均为公司创造净利润为 113 万,人均薪酬为 8 万。如果按照人均净利润计算的话,平均估值为 0.07,严重低估。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提升估值的空间,就连明星企业员工也不例外,所以不必妄自菲薄,也别轻易被他人的消极负面言论影响,看准自己的路,坚定走下去就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凭啥明星挣得比你多?从估值的角度来提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