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的对立、转化和统一|《荣格文集-分析心理学》第四讲学习笔记

第四讲发表于1925年4月13日,主题是《无意识心理学》一书的主观方面。

《无意识心理学》出版于1912年,基本论点是,力比多分化为一个积极流向和一个消极流向。书中涉及大量荣格对米勒小姐幻想材料的分析。经过十多年后,荣格明白,这本书可被当作是他自己,对这本书的分析不可避免地会导向对自己无意识过程的分析。

这篇读书笔记,重述本讲若干重点内容,并分别给出我的个人思考。因为专业水平限制,不够精准之处,望同行见谅、批评指正。

01劣势功能与阿尼玛

《无意识心理学》这本书的一开始就描述了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理智的思维,一种是幻想的思维。

刚开始,荣格并未认识到米勒小姐的幻想所代表的思维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米勒小姐变成一个阿尼玛式的人物,使自己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劣势功能的承载者,他是通过把自己的幻想材料投射到米勒小姐身上来接纳这一事实的。

在这本书中,劣势功能的问题和阿尼玛的问题出现了。

02 二元性

《无意识心理学》的第二部分出现了“创造的赞美诗”一节,直接表达了正处在上坡路上的创生的力量;而“向日飞蛾”一节则表达了走下坡路的毁灭力量。这是一种对里面的转化。

我很喜欢荣格对飞蛾的诠释:“在飞蛾阶段展现的是力比多被它之前所创造的光明灼烧了翅膀,驱动着它诞生的同一种冲动也驱动着它毁灭自己。”

《无意识心理学》这本书以提出宇宙法则的二元性作为结束,而这又成为《心理类型》一书的思想起点。

03 英雄与心理重生

《无意识心理学》这本书接下来处理了创造能量在不同方面表现的问题。提出问题:“力比多能量从性的方面转移到精神方面是如何可能的呢?……性欲和精神是一对彼此需要的对立面。从性欲阶段转化到精神阶段的具体发生过程是怎样的呢?”

这是一个把英雄意象变为现实的过程。英雄体现了民众视为最高价值的事物,代表了人类对本性的反抗,它意味着变化或者说心理重生。

对此,无意识中有成对的两组力量:一是将英雄意象变为现实的力量,二是试图破坏英雄意象的趋向。后者体现为恐怖的母亲、吃人的恶龙、再生的危险。

心理重生的完成,不可能不经历与母亲的残酷斗争。尤其是当母亲不允许英雄出生时。

母亲和无意识,既是诞生之地,又是毁灭之源。由此,引出了双面母亲,引出了无意识中存在着许多成对的对礼物,存在着创造原则和毁灭原则这一观念。

04 如何重生:有规律地工作

献祭时,英雄本身不是祭品,要献祭的是他身上动物的一面,是童年和过去的理想。

献祭的目的是,使英雄从无意识力量中独立出来,赋予他自己以个体自主性。

“所有的仪式都可以看作是工作。”献祭作为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工作。

有规律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摆脱无意识——也就是通过有规律的工作,能使一个人克服重生的危险并脱离母亲的掌控,塑造我们的人性。

原始人如何从大自然或者上帝获得力量?他把消极的一面归还给大自然,然后从中吸收了积极的部分。如果没有大自然、上帝、无意识等类似的载体,消极和积极就会成为左右互搏的东西,成为内耗,而无法实现转化。

05 内外倾

“每一个内倾的人在他的无意识中都携带着这种外倾的人格成分,我将其投射到我的朋友身上并给他们带来了伤害。同样我的外倾型的朋友也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存在劣势的内倾的一面而烦恼。”

这是《心理类型》一书产生的外在因由。

06 两种女人

荣格认为女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以特蕾莎修女为代表的母亲型,和以玛丽莲·梦露为代表的交际花型。

“交际花型的女人对男人的思维劣势面担当着母亲一样的角色。她把这种思维的劣势面看作某种需要她帮助孕育发展的待生之物。这看起来很是吊诡,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精神成长的了解竟然胜过了他的妻子。”

母亲型的女人,通常只认可某些类型的“好孩子”;但是当一个交际花型的女人做母亲,她可能认可各种类型的“孩子”,也包括“坏小孩”,甚至,她自己喜欢孕育这样的孩子。

有的男人把动物性的一面展露在交际花型女人那里,而把英雄的高尚的一面展露于母亲型女人那里。

但我想,他也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子。不过,对于男人的成长,我还不够了解,还是少谈为妙。

不管怎样,母亲和交际花,就像英雄性和动物性一样,都是一个成对的二元事物。

只要是成对的二元物,就存在对立与转化。它们都需要被认识、被理解、被统一。

能读懂的部分,都读懂了。尚未读懂的部分,往后再回头慢品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元的对立、转化和统一|《荣格文集-分析心理学》第四讲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