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学习互助组之家第227期:《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什么是稀缺呢?
稀缺是一种感觉,是需要不能被满足的感觉。

穷人,似乎永远在缺钱;忙人,似乎永远是缺时间。而更为吊诡的是,研究发现,给穷人钱,并不能使他们变得富足;给忙人时间,也不能让其高效。

看似不同的两种情形,背后竟然是同样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原理,而本书就是一种洞察穷与忙背后的机制、提出走出穷与忙困境的一本社科读物,观点新奇,值得一读。

稀缺会带来专注红利。

饥饿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全是食物;缺钱的时侯,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搞钱;时间任务琏了截止日期时,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完成任务交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是稀缺带给我们的专注红利:稀缺让我们更加专注、更有效率、更能明白所花的每一件物品的真实价值等等。

稀缺所造成的“管窥”效应负面影响巨大。

管窥,在汉语语境中,可以通俗理解为坐井观天——稀缺俘获了我们的注意力,而让人更加短视,而忽略了更多、更重要的事。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死于车辆事故的消防员中,高达80%的左右的人死于没系安全带——消防员被时间稀缺所俘获,只想着怎么快速到达现场、如何处理险情,而忘记了最普通的系安全带。工作中也是这样,经常忙得忘记喝水、忘记站起来走一走这些不耗时、但又对健康大有好处的小动作。

这里,作者引入了“带宽”一词来表达人所处理事情的心智(包括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能力)容量。而稀缺会明显降低人的带宽,使得人们不仅需要在不同的决策、选择中不断权衡,减少选择的余地,而且还会增加失误的机会、提升失误的成本,从而陷入穷与忙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何走出稀缺心态的桎梏

制定计划

计划是对于自己现状与未来的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是脱离于当下对自己的一种全面审视。虽然很难,但非常值得起步去做,哪怕是一天的工作安排,也好过随心所欲。

主动建立空闲

所谓空闲,不是指那种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而精心安排的空间、时间、金钱——这也是计划之内的;这里的空闲,是指一种富裕的状态,是自己为错误、失误、应急留下的自然回旋的余地,是自己在带宽之中主动留下的、不被占用的空闲,不要让任何东西占据了自己的全部空间。
(PS:资源越丰富的时候,越容易在金钱与时间管理上出问题,细思极恐)

引入外界强制干预因素

比如每月的自动储蓄计划,会议临近结束时的时间提醒等等。

多次行为变为一次性行为

将多次取零食变为一次取一天的零食,拒绝信用卡分期付款等等,都可以让人对当下保持足够的警惕与认知,避免进入稀缺陷阱。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拾贝: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