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教学的根(二)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是啊,语文教学的根在阅读,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在课后作业中我们总会经常看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样,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只有让学生认真地读进课文,读懂课文,读出课文的意和情,才能真正提升他们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理解能力,不管是自由朗读、默读、还是个人读、集体读,真正的语文课堂就不该脱离朗读,朗朗的读书声应是检验语文课堂的重要标准。只有课内朗读能力有所提升,学生才会更有兴趣进行课外的延伸阅读。语文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增强课外拓展阅读的能力。

     朗读是语文老师(也是其他学科的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于永正老师)。要想真正读好一篇课文,并非易事,所以,课堂上,我们无需要求每个学生都读出感情,这是不现实的,只要我们能让朗读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就非常不错了。

    朗读过程要循序渐进。现在有的语文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读书时心不在焉,读得不知所以然者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细节的点拨,端正学生的读书态度。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必要时可以手把手地教,以领读的方式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这是基础,必须夯实;接下来才可以品味赏读,这是最能考验老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自身素养能力的一个环节,容易出彩也极易落败;最后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或课外延伸。

    朗读细节要落到实处。如有的文章中标点符号颇有深意,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标点,让他们在反复朗读中用心揣摩这些标点停顿时间的长短,语调的高低,从而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避免出现快读式、唱读式,朗诵腔式的陋习。从细节入手,把朗读落到实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朗读指导要匠心独运。余映潮老师教学时非常注重诵读的技巧,他在进行《三峡》一课的诵读教学时教学生“读好领起字的短暂拖音、读好四字的节奏、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一圈训练下来,《三峡》的“文言的味道”就呈现了出来。余映潮老师说:“每一次的朗读教学设计都必须表现出教师三个方面的思考:1.这次朗读的内容与目的;2.这次朗读的方法与形式;3.这次朗读中师与生的各自不同的活动。”有了这些理性的思考,诵读教学才灵动多姿,真实有效。

    朗读品析要精雕细琢。要关注文中“有温度”的重点词语进行琢磨、品味,如抓住有特殊作用的关键词语、精彩句段或者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等进行探究。如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春酒》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品析“春酒”这个标题,肖老师先提问:标题只有两个字该怎么读?当有学生读的悠长时,肖老师追问:为什么读的那么悠长?生答:思乡。肖老师再问:还能读出什么味道?生答:自豪。肖老师追问:为什么读出自豪?生答:春酒好喝,家乡的好东西。肖老师再问:还能读出什么味道?生答:平淡。肖老师追问:为什么读的平淡?生答:爱春酒。肖老师再问:你想读出什么味道?生答:悲伤。肖老师追问:为什么读的悲伤?生答:母亲不在,童年难觅。有学生说可以读出回味,肖老师再追问为什么,接着许多学生举手起来读标题,有的读出享受,有的读出快乐,有的读出遗憾,有的读出惋惜,肖老师不断的问,不断地追问,先后有十一名同学起来朗读,并且读出不同的感觉,品出不同的情味。最后肖老师归纳:标题本身是全文的凝聚,通过大家的品读,可以体会到这样两种情绪:甜蜜,美好,愉快,享受,陶醉;还有就是惆怅忧愁,悲伤遗憾。最后让全班同学分别用这两种情绪朗读标题。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的课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大多是喜爱阅读的,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强语感,而且潜移默化中会提升其语文素养。语文老师首先要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其次,还要进行适时指导,如怎样作旁批,怎样写读书笔记等,使其读有所获;第三,要读思结合,读以致用,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倾听、分享、交流与碰撞中体现阅读的个性化,提高阅读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阅读——语文教学之根,让我们努力向前,把根留住!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语文教学的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