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辈说的“应该”,你有过和我同样的烦恼吗?

      2020年的10月1日刚好是中秋节,傍晚给在湖南老家的爸爸和阿姨打电话,开头和结尾都还比较愉快,中间爸爸郑重的提到做子女的应该在过节时给长辈打电话,以前爸爸也经常会提到各种的“应该”,这些道德标准也是我的家族文化,我早已习以为常了,但在这“为常”背后却总有一些不愉悦的感受,从小时候的反感到长大了的回避或争论,而这次我却能做到理解和悦纳了!真是非常值得庆祝的成长啊!

      我一直都很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书中对“应该和不应该”也做了阐述,我节选书中P23的内容,摘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探讨: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也有译者翻译为:疏远生命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道德评判就是其中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
       “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这几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不管是想要与他人真诚沟通还是自我的成长,都不可避免的要来到“平等和尊重”面前,因为这是学习爱的前提!

      爸爸会传递给我“应该”的理念,是因为他曾受的教育也是如此。服从权威而不得不去做某些事将使一个人失去身心的自由,当我们妥协后,我们会漠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也会复制这样的思维模式,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无意识的去宣泄我们曾受过的压迫,并会用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合理化这样的行为。

      所以,在这条“锁链”中的每个生命本身也都是受害者,或者说也都是这门功课的进修者。认识到了这一点,面对至亲的人,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浑然不知的深陷其中呢?我想适合的方法是——用爱!无条件的爱是理解和接纳,尊重生命每一个当下的状态,当我们不再试图辩驳和激愤时,爱与改变会自然运作!

      说到帮助,也许没有别人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无条件的爱只是给予了自己和另一个自己,而已……

      现在,同样身为家长的我也经常面对孩子们的行为触发我条件反射似的指责命令。我开始练习直接说出我的感受和价值观,而不指责命令他们。

      分享一件上个月发生的事情吧!刚开学没多久的一天早晨,上四年级的大儿子说今天不想去上学,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学生就应该去上学,又没生病怎么能不去上学呢?还好,我先止住了评判和指责,问明原因,原来是新学期换了班主任比较严厉,经常罚抄,还有两个纪律监督员检举,下课也不能出去玩。

      孩子叙述时流露出压抑和害怕的情绪,让我有些难过和心疼,我坐在他身边表达了如果不去上学妈妈对你学习进度的顾虑,所以我希望你能去上学,但我更希望你能主动学习,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孩子听了妈妈的顾虑和妈妈对学习的价值观,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最终决定今天去公园玩一天,回来后自己补习今天的功课。

      第二天阳阳愉快地去上学了,老师让带上请假条,我写的是:因调整学习动力和身心状态请假一天。

      也许我这样做并不被很多家长认同,我们会想以后孩子知道了你的态度就会经常借故不想去上学怎么办?是的,我当时也闪过这样的念头,首先我们要分清:这是我们家长自己的恐惧,与孩子无关。

      我的做法是坦诚地向孩子表达出来,并说明这是妈妈害怕的结果,但不代表妈妈认定你会这样做。孩子听了淡定自若的回答我:妈妈,我只是今天不想去上学。是啊!孩子每天都去上学,几乎从没有过无故不去上学,那我们为何不选择相信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呢?

      如果家长能把与孩子的每一次沟通都当做“爱与尊重”科目的练习题来做,那就好接纳多了。

      当然,我常常也是后知后觉自己又“自动巡航”地评判和命令了,然后坦诚地找孩子说:抱歉,刚妈妈言行有失尊重啊!请放心,孩子们一般都比我们心量大,他们会大方的再次给我们机会练习连接和沟通,直至情投意合就好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长辈说的“应该”,你有过和我同样的烦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