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读书感悟

-----《尚书.太甲下》和《古文观止.陈情表》

这周读了经典《尚书.太甲下》和《古文观止》中的《陈情表》,一向不爱做读书笔记的我,几次痛思,依然改不了这种恶习,这回写点感悟,期冀是改良的开始。

在读《尚书.太甲下》时,一直被一句话感动,第一次看见它,就想写点什么,不曾想一直拖了一周,此时提笔,当时的感觉好像有忘得迹象,这会儿再写时,虽是感动,好像没那么强烈了,这对于做读书笔记来说,就是一个忌讳,当时的想法不随时记下,就有可能找不回来了,这对于写作来说,就缺少了素材,造成了损失。

言归正传,这篇文中一句“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每次看到它时,就有一种警示的作用,也许,它正是直击我这段思想的灵魂深处。这句意思是:不思考,就不会有收获;不努力,就不会成功。这前一句,不思考,像一把利剑直指我的软肋,我知道自己读书欠得就是“思考”。就像这些年读过的经典,差不多有十几本了,有的当时是通本背下来的,可是,背的时候,被一个错误的理念误导,“只管读,熟读,背诵,不必理解”,于是每天像诵经一样,一遍遍背下来了,谁知道到现在说话写文却用不上去,此时才反思,这个理念大概适合小孩子,不适合大人,大人读书还是要先理解了才好。现在想想当时下功夫背那段时间,是不是有瞎用功的嫌疑呢?有时我自己也迷惘了。所以,对“思考”一词甚为敏感。尤其是在读到这句“弗虑胡获,弗为胡成”,远古的人们尚且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是什么造成了我这么愚钝呢?应该说我缺少了学习先贤的智慧,如今迎面直击应该反省了。

其实这篇文感动我的不止这一句,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金句频出,“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慎终如始”,在我认为通篇都是金句,怪不得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熟读经典,背诵经典,这真的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所以强调一点,对大人读经典来说,还是要理解为好,对孩子来说,等他长大了,他会比大人更有体悟。

以前提到古人,那只是故事里的事,感觉和自己离得很远。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越来越多,越能体会他们也是那个时代里的血肉之躯,有悲欢离合,也有爱恨情仇,他们的情感和我们一样充沛。他们的留下来的事迹,尤其是在礼仪之邦的我国,对于孝,更是可歌可泣,每每读这类文章,心中就包含了无限的深情,那是来自原始的,本能的反应。

读《古文观止》中的《陈情表》一文中,李密为了报答养母的养育之恩,恳请汉武帝准假在家中孝敬母亲之情,陈述字字包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那一片赤诚之心坦诚可见,使人感动至深,把自己当时,置身于忠与孝中间的尴尬境地中,平衡两者关系,如果不是母亲九十六岁,这个等不及孝的年龄,也不会耽误为国尽忠。

整篇看过,没有人不会为李密的孝敬之心动容,这哪里是陈述,这是一汪孝敬的春水,盈盈满怀啊,那段述祖母九十六岁,时日不多,怕来不及报答恩情的孝敬之心,那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于年”,还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像锤子敲击心灵,声声震撼。再有那恳切之情,读之亦动容,“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这是用泣鬼神的血泪之情,成全孝敬之心啊。

这周这两篇典文,对我来说,振动很大,一个直击自己缺点的提醒,一个是被孝心感动的陈述,在我都是成长中的标范。这些感动的话和事,将永远激励我,鞭策我进步。读经典,察己行,正心,明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