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挫败中学习敬畏和谦卑

没有经历过挫败感的人很容易成为“自大狂”,如果是一个孩子从小很顺利,没有经历过挫败,那就是很多人羡慕的“少年得志”,然而,这些都有可能会是人生灾难的伏笔。


有一种说法:古今只有两个著名的大臣——诸葛亮和张居正。诸葛亮“三分天下”做了一个小国的丞相,而张居正是大明王朝的丞相,虽然最后下场不太好,但他的整个改革举措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张居正有这样的作为要感谢一个人:他第一次参加乡试时候的监考官。张居正15岁第一次参加乡试,进到考场趾高气扬,操之在我,胜券在握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很有才,监考官暗暗为这个孩子担心。后来,考试的过程中,监考官看张居正的答卷写得非常快和好,按照公正的标准,他在这次乡试中应该第一,但监考官意识到,如果这样的话会害了张居正。

这位监考官老先生知道一句话,“人生三大不幸,第一大不幸就是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以后会把一个人整个的认知周期锁死,让他没办法进入到下一个周期,这个人一辈子也就做不成大事。什么“江郎才尽”、“童星效应”都是这样,年轻时候过早得到荣誉和资源,最后都泯然众人。所以,这个监考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张居正名落孙山。

张居正从小在所有人的赞扬羡慕中长大,乡试明明胜券在握,结果突然走到了世界的反面,发现“这个世界不是我说了算的”,他受到了种种的奚落嘲弄,这种场景或者说这种生态位,让张居正获得了一种对于世界的新认知,他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重新回到了谦卑的状态,开始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周期。

又苦读三年之后,张居正再来考试的时候,监考官发现他的气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沉稳了,写的文章不发飘了。

当然,张居正最后之所以翻船,还是因为压舱石不够,受的挫折太少——他在励精图治干成了大事以后,太张扬了,坐了32人抬的大轿,得罪了很多的人。他的改革也在他死后付诸东流。

张居正的故事告诉我们:外来的,甚至是“飞来横祸式”的场景、灾变会突然让人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认知周期的开启是从敬畏、谦卑、空杯状态开始的,在经受过挫败后,我们会回到这种认知的初始状态。


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一篇小说里说到过一种状态:年少的时候,由于某种偶然的机缘,使你变得非常成功,你获取的资源足以让你在很长时间里待在舒适区,这时候,你不可能去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人。

生活中的挫败感让我们开始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厉害的人,让我们重回到谦卑和敬畏的态度。


我能说我每天在学习的时候都是有很大的挫败感,很多时候自己花费很多年顿悟的一点道理,竟然那些大咖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明确的写下来了。越是读书,这种挫败感越大。

然而正是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挫败感,所以促使了自己做了严苛的百天计划来死磕自己。


一个人只有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比自己厉害多得多的人才能让自己真正回到孩子般的谦卑状态。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么就永远没法让自己成长。

茨威格写的是一个象棋棋手,突然一下子赚到很多钱,随便拨弄几个棋子就比村子里所有的人干一年的活儿赚的钱还多,这时候,你怎么能让他不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呢?

能让这个棋手回到谦卑状态的一定是他遭遇了另一个更牛掰的棋手。


感恩挫败,让我们可以回到敬畏和谦卑,让我们可以持续保持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挫败中学习敬畏和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