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鬼?”看到这样的标题你有没有这样想?我在屏幕的背后带着十足的好奇等着你的反馈哦!
认识的一个朋友去年写了一篇小文叫《正念吃糖》,看到这样的题目,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吃糖和正念有什么关系?那时的我对正念的理解还停留在“正向思考的念头”这种字面的粗浅误解里。
读完才发现,原来是她儿子特别迷恋那种水果味软糖,抓到手里一把,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为了引导他慢慢吃、享受吃的过程,这位智慧的妈妈就陪着孩子在一个闲适的下午,好好进行了一场有仪式感的吃糖行动。
他们一起布置了桌子: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糖分放在漂亮的碟子里;把杯子倒满水,把桌布拉平整,把椅子摆好,小男孩早已等不及,眼巴巴地咂着嘴,等待妈妈喊开始。
终于开动了,妈妈引导孩子拿起一颗糖,捏捏它,闻闻它,再用舌头舔舔它, 跟它说声谢谢,最后把糖含在嘴里,用牙齿慢慢地,一下下去咬它,体验满嘴的甜蜜。
那个下午,吃糖的幸福小男孩,就这样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正念这个词也跟上了生命前行的脚步。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期八周的正念减压课。第二堂课,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悄悄地在每个人手里放下了一样东西,她叮嘱我们就这样闭上眼睛用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最后品尝它。
那是一个蔓越莓干,可是八个同学,没有一个人猜对,有人说是嚼过的口香糖,大部分人猜是葡萄干,也有人说那是从来没吃过的一样东西。
第二轮和第三轮我们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那里有情绪上的、身体上的,也有记忆里的感受,都一起和蔓越莓干连接在了一起。
无论怎样,那次全身心投入的完整体验让我感觉很美好。从来没想过,如果深入地向内探索,我们竟可以看见并发现如此多面并不同以往的自己。
进入秋天,我和正念走得越来越近了,用母语去阅读,去上课,去冥想,让我很多次都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亲切。
正念并不是“邪念”的反义词,也不是“正确的念头”这么单一。正念是一种状态,身心在当下的状态。正念练习就是练习把自己的专注力集中到当下,把脑中的万千思绪 - 那些过往的、未来的、假想的或者真实的都统统放下,把唯一的念头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走路就一心一意走路,吃饭就好好感受饭菜的香气,刷牙就体验牙刷在牙齿上的移动,睡觉就闭上眼睛全心全意去睡。
当然,大脑并不会如此听话,念头总是说来就来。正念的练习就是去觉察、去感受,不指责、不追悔。
所以,用正念的方式呼吸、吃饭、行走或者睡觉都是练习,练习让自己更专注、简单,让自己活在呼吸的这一刻。过去的都让它过去,不忆不悔,未来的就让它停留在将来,不忧不惧。
弄明白这些,我终于清楚了朋友那句“正念吃糖”的真实意义。既然生活是一场修行,我们又始终走在修习的路上,那我也开始有意识地,专注地感受正念吃饭的意境吧。
有了好好体验吃饭这样的念头,准备餐食的过程似乎也多了一份神圣感。我的早饭常常是双份的咖啡,加双份的奶泡,满满一大杯的快乐。
牛奶打泡机的声音很轻,听着像淡淡的白噪音,打出的牛奶泡沫细腻又光滑,每次看着那绵密的泡泡,我都无比感激远在国内南方的那家供应商,他寄来样品让我们测试,连颜色都随我喜欢的挑,配套颜色的还寄了吐司机。
咖啡豆是同事私人关系买的,每两个月会寄一箱过来,质量极其上乘。咖啡机来自意大利,磨出的咖啡保留了烘焙咖啡豆原汁的浓郁。
有这样全套的配置,办公室吃早餐成了我和同事们一天工作中最愉快的开始。
醇香的咖啡,被蓬蓬松松的奶泡覆盖,搅一圈,挖起一勺放在嘴里,舌头瞬间就迷失在那一团丝滑的泡沫里。
由于想要把吃早餐的体验尽善尽美,今天还特意带了清晨自己烤的牛奶小餐包,切开加了法式软奶酪进去。咬一口面包,慢慢地咀嚼,第一次发现,舌头竟然是如此的灵敏,那些没被嚼碎的微粒被舌尖触到,马上被它翻到磨牙四周进行下一轮的研磨。
舌头和牙齿,真是一台智能的机器,而且唾液又恰好给了它们最完美的支持。
可是坐在电脑前吃早餐,难免注意力会被分散,眼睛总是会忍不住瞟一下邮箱,或者摊在桌子上的文件。每次分神,我都让自己把目光集中注视在电脑屏幕下方那个亮度调节按钮上,并默默地开始数口内咀嚼的次数。有一口面包,我一直数到第八十次才吞下去。由于吃得很慢,嚼得很彻底,一个小面包吃完,已经明显的饱了。
果然如杨定一博士那本书里所写,一个人如果每顿饭能细细咀嚼,让食物充分被唾液所浸润,到胃里时完全成为液态,那么他只需要常人一半的卡路里。
他举了一个被各种疾病缠身的肥胖症患者,不到40岁就已老态龙钟,而且宿疾缠身无法工作,被所有寿险公司拒绝投保,医疗和药物也无法改善他的健康。幸亏他遇到了一个深谙养生之道的朋友,建议他细嚼慢咽。
这位患者采纳了这个建议,每顿饭都咀嚼2500次,他渐渐发现,自己变得容易满足,饱足感可以维持更久。不再渴望重口味的菜肴点心、咖啡、茶、酒,开始偏好各种简单、天然的食物。他不只瘦了下来,所有的健康问题也在半年内消失。各医学中心的测试都指出,他的新陈代谢和营养维持着极佳平衡,同时还有非常好的肌力和肌耐力表现。
面包吃完,咖啡也喝完了,跑神过几次,都被自己劝了回来;手痒痒过想要抓鼠标,也被劝退了。每次念头重新回到当下,注意力会越发集中在品味那一口咖啡激荡口腔的瞬间,奶的香气,咖啡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带着温度,蔓延在口内的四面八方。
没有体验到食物和情绪的关系,也没有太大身体上的反应,一顿早餐,只彻底感受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和内心升起的感激之情。
有对食物的感恩,对办公条件、工作环境,以及生在这太平盛世的感激,当然也感谢自己始终走在有觉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