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转站的读后感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到一个人如果只是处于一种认知周期是多么的可悲,幸好我认识到自己还处在怀疑的认知周期里面,有时候情绪乐观点,容易更加开朗,更加能够包容别人,理解别人,也可能哪个时候是一种强行包容,但是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容易上头,怒怼各种与自己意见向左的东西。

我默默地记录自己平时发怒的时刻表现,我发现全程看下来是有明显隐情的,恰好今天就发了三次怒。

第一次,上午郭同事跟我说打印机不会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顾着自己玩游戏,然后我开始看了,本来以为是小事,卡纸没有取出的问题,但是弄久了发现不是,左弄弄右弄弄各种不来,问问郭同事一副心不在焉玩游戏的表现,于是发火了,“到底这么了”当然没有把真正原因说清楚,只是吼了一声意思是对方需要给我积极的回应,然后我也就算了,掏出电话打给修理师傅了,然后我就想跟着办公事的节奏出去了,在外面电话给郭同事让其接应修理师傅。

第二次,在开车的路上,我右前方一辆途观,占着右转车道,红绿灯一变绿了,他疾驰横穿到左转车道,当然我前面就是路口,这样的情形很危险,我作为发泄自己的不满,使劲按了几下喇叭,同时怒目而视对方。

第三次,打印机修理师傅在修理机子以后,需要打印试纸,我就叫小郭,然后各种不应声,我 实在无奈之下又吼醒他,他还是在玩游戏,让其把U盘拿过来,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打印机是他弄坏的,本就由其负责跟踪修理好,我这是在教训他其,“这一切都是你的不负责任导致的”

首先,我的对错是非告诉我这样选择没有错,那么我只能跳出来,深度审视自己,我发现自己一旦遇到别人不理睬不回应,就特别的恼怒,所以通过理所应当的借口发泄出来,这样做当然很爽,但是对于自己没有好处,我这样的情绪流动是自己无法调节情绪的表现,心里暗示周围或者周围环境理应积极应对我的要求,理应在规则中运转,但是我恰恰忘记了,开车规章制度让我制度化了(肖申克的救赎看来的),而使我懈怠于专注地开车,把自己受惊的表现现归咎于别人。打印机这东西本就大家共有,一直以来都是我去叫别人来修,别人养成的习惯,突然因为我某一时刻的不耐而强行让别人接受责任归属原则,而一开始我接这个活的时候,是想要多一点贡献,哪个时候的我假如没有看到背后的辛劳那么有什么权利来接受领导的夸奖呢,有什么道德高点呢。对于第三点我表现的更加幼稚,试纸可以随便打印几张看看,为什么强行要求别人,我还不是看别人玩游戏不爽嘛,假如人人都有发泄的需要而发泄出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从这认知中转站的文章我得出,平时我遇到情绪阻碍的问题,经常是怀疑对方、怀疑环境,抱怨周围,这样浪费很多成本,其实做错的成本远远小于怀疑的成本,因为怀疑我就会懈怠,我浪费的时间成本更加多,做错事我能够从中体会心路历程,我能够接受更多信息,人在做事的时候做错肯定是常态,做对才是偶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中转站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