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

    还记得刚刚走向三尺讲台时,因为专业不对口,再加上知识储备的匮乏,自卑的自己总担心自己露怯,私下里经常读一写看似“专业”的书籍,指望着能够从这些书籍中找点方法和谋略,为自己的教育之路增点法宝。现在回想起来,那会的自己实在是太功利,又太愚蠢,忘记了知识的储备是需要循序渐进,没有夯实的基础,是无法建成高楼大厦的。

    那类法宝似的书籍,以各种故事案例为主,推出一系列教育模式,比如赏识教育,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做朋友之类的建议,看起来简单可行,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我们一位的夸赞、赏识,很有可能让我们忘记了初衷,丧失了教师权威的主体性,更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更有甚者,我们可能会将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推的更远。所以,如果只是一味的阅读这类“速食”书籍,不会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更容易让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教师专业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故事案例只是个别,不是简单的对话,跌宕起伏的情节就能完全展现教师的教育艺术。笔记故事只能是故事,它有一定的冲突,有时为了情节需要,会出现虚构或夸大,这样的成分多了,教育的意义也就偏离了既定轨道。我们旁观者着能看到大致,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从日常点滴中感受得与失,感受收获与成长,感受蜕变与进步。而这种点滴的变化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更是无法通过故事案例分享出来的。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照抄。

    相反,那些经典的教育名著,大家的成长历程,并没有太多观点和概念,就是从细微之处见真知,从言行举止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而这其中的门道只有自己去读,去理解,结合实际经验,反思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和魅力。久而久之,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人。

    所以,在教师专业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舍弃功利性、速食行的书籍,品读经典,挖掘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如此,才能终身受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