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书狂 till 2012

最近装了一个app,花了0.99刀,一堆关于文革的书——震人的是里面居然有山楂树之恋。充数之中包括《许世友传奇》,儿时未读完的一本书,忘了是从哪杂志看来的,记忆中东一章西一章,印象之深是许世友将军用筷子夹苍蝇。

后来看李连杰版的电影《方世玉》,看到筷子夹苍蝇的剧情,第一想到的就是许将军。成长,在童年就已完成,此后的人生就好像在插科打诨补漏洞,或者是一一映射过去的时光——至少从我读过的书来看皆是如此。


十岁前读书,书深心思浅。读高尔基三部曲,惊怪于亲情的淡漠;读茅盾的《子夜》,觉得此书很色情;看《镜花缘》,每晚睡着前都把自己想象成林子洋;看《三国演义》,打得真热闹;看《鲁滨逊漂游记》,担惊受怕。适龄的书倒也读过,比如《小鹿斑比的故事》、《青鸟》、《斩龙少年传奇》、《古希腊神话选》、《十万个为什么》,再加上身为语文老师的俺娘给订了好几套作文期刊、学习报、课外读本、写人写景记事的作文书,家里爹妈自己收藏的《青春之歌》、《创业史》、《血溅迷宫图》、《故事会》、《家庭》、《知音》、《芙蓉》、《今古传奇》、《大众电影》还有若干只有内容没有封皮的书,最终都被我看过了。小学读过的第一本心理学书《让你把握住自己——和青少年朋友谈心理学》,着实喜欢。爱读书但不爱惜书,我自嘲为破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纯朴时代。人们知道爱书,认为读书高尚,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有书。于是,在姑妈家我看了《西游记》、《傲慢与偏见》、张爱玲《倾城之恋》;在小姑家看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录》;同学偷她爷爷的珍藏版《薛仁贵征东征西》借我看过;姨妈家看了表妹的一堆画册;妈妈的同事董老师送给我十几本画书,印象最深是聊斋里的《姊妹易嫁》;偶尔老妈借来的琼瑶小说《昨夜之灯》、梁羽生小说《冰川天女传》,都是我偷偷看了,每次很仔细收拾好现场。那时候的孩子有最大的分享精神,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我都是东一本西一本看得小朋友们的。《葫芦兄弟》的画册,那是老妈没收学生的——在我看完后,又还给上课不听讲的孩子了。


初中是我最开心的三年。那三年我看得书寥寥可数。这两句话没有因果联系。初中开始,老妈说你该自己创造了,订阅的作文书全停了,课外读本几乎没有,若是现在,我肯定会和我妈扛上:初中的小屁孩懂啥创造,分明是你想省钱。

但那时,我热泪盈眶:我妈真伟大。初二地区作文竞赛还拿了个二等奖。

此后语文课本被读得那叫一个真切,连小注释都记得一清二楚。后来陆续看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朱自清的《匆匆》全文、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曹禺的《雷雨》算是与那些注释进行了全书补充吧。

时至今日,张洁的《挖荠菜》、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仍是我喜欢的文章。《高山下的花环》、《燕子李三传奇》、《水浒后传》、《英烈传》,我的初中三年借阅的书仅此而已,泪如雨下。


高中是我求学生涯中最不开心的三年。那三年看得书不少。同样没因果联系。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我可以自己去买书、去租书、去借书。于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火枪手》、《茶花女》、《飘》、《斯嘉丽》、《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漂亮朋友》、《苦儿流浪记》、《小妇人》、《吕蓓卡》、《平凡的世界》(而且我还记得它的主题曲叫“就恋这把土”)、《爬满青藤的木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玉娇龙》、《春雪瓶》、《醒世恒言》、《官场现形记》、三毛的散文集《哭泣的骆驼》等、白桦林系列的青春文学、《花季雨季》、《红楼梦》等。

有一好文学的姐们很让我深刻,其中一些书都来自她,包括让我补完曾经在《今古传奇》上看到的片段《春雪瓶》——记得《玉娇龙》和《春雪瓶》两本书,被扯成了十几份,十几个学生同时读,看完就互相交换。

高中校门口的租书店,生意很红火,不像现在,许多知名书店都陆续关门了。看言情、看武侠、看国外名著是整体趋势,言情最深刻的是《归海人渔》——大概是这么个名——因为是宿舍一妹妹的大爱,据说她看了五六遍。


大学时期,属于高考后的报复性看书,甚至一度加入贝塔斯曼书友会。大一大二补琼瑶、补金庸、补古龙,每次大考后,租来一堆,一天几本的速度翻完。于晴、席娟也没少看。

顺便想起——我偷偷看得第一本lesbian小说是岑凯伦的《圆之外》,还在小学,不知是我爸借得还是我妈借得,只记得女主开车自杀身亡了。幸亏小,看完就看完,压根没有惊讶或者其他情绪。


大学看书已经懂得按作家分类去读,比如凡尔纳的一系列科幻书、狄更斯的系列小说、雨果的系列小说、茨威格作品集、梁实秋散文集、鲁迅作品集、海明威小说、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集、若干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倪匡的卫斯理系列、萧红的系列作品、张爱玲作品、毕淑敏的一些作品等等。大学书看多了、看杂了,印象深刻的便没有几本了。我看书很少选择,拿起来,不讨厌,然后就能读完,从韩寒的《三重门》到哲学书《苏菲的世界》,从《流星花园》到《培根论人生》,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到毛姆的《刀锋》,就是这么杂食。


研究生时,读书更加混乱,宿舍两姐们有北图的卡,每两周换3本书回来,6本书基本也是为我借得——人家借啥我看啥,此时网络文学正风起云涌。期间断断续续读了郑渊洁后来的一些长篇、亦舒的诸多小说、读张小娴、读安妮宝贝、读莫言。

说起读得最认真的一本书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厚厚一本文言文,某个暑假我逐字逐句对完,唇齿留香。再重新审视历史上的纪晓岚,突然发现电视剧太搞笑了。

除了实验室,我最常呆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周末经常在一层新书阅览室坐半天——因为里面的书不让外借,都是新华出版社当周新出的书。展出的书我印象深刻,居然有《那小子真帅》,那时我对自己还有些要求,坚决不看这类速食书。

学校图书馆二层,每次进去就和小老鼠闯入谷仓的感觉一样,到后来我都是直接闯入一个区,比如英国文学区、比如科幻小说区,碰到哪就是哪,然后随便抽几本书,略微浏览决定取舍,每次借个七八本小说,往往借书的过程需要一两个钟头。吃饭什么的,碰到在图书馆,往往都可以忽略。

就这样,阿加莎80来本全部的作品,就这样一口气看完。等毕业,图书馆的电子页面显示我借出的书累积到了几百本。虽然没有实现我读千本书的愿望。但想想也就那几年,几百本书,刨去寒暑假,平均三四天就得看完一本了。再加上其他电子书、买得书、借得书,我都有些佩服自己了。——悲哀的是,这些年读过的书,我能记住的情节、文字少之又少,更别说悟出什么人生哲理了,即使当时感悟万分,持续绝对不到一周。我的大脑如同沙漏般洗刷书本的记忆,有些作家有些书名我都想不起来了。曾经看得那么欢快的《明朝那些事》,你让我把他们的皇帝数落完整我都做不到。


而现在,在工作几年后,日益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读完一本喜欢的书。多数时候是当任务罢了,隔一阵子不看书,我便觉得心虚——从小到大,每遇总结写自己的专长,我均写无——其实我很想写:阅读——只怕现在是彻底不够格了。低俗的我开发另一乐趣:从浅显书本中挖掘好笑的文字。今看《许世友传奇》,已没儿时的开心,只觉得文字夸张造作,每看到怪诞用词,自己能咧嘴傻笑。——不在阅读,只在补缺了。


【补记】事实是,阅读的习惯我又延续了数年,看了无数网络上的穿越文、架空文、重生文、盗墓文、公路文……看一堆垃圾文字后才能挖掘那么几本精品,就是那样,起篇了再垃圾也得读完,纠结的性格!

可能小说真得读太多了,所有的剧情撑死到1/3处就能想出全篇,而后觉得无趣。浪费了大量时间读完后,又觉得莫名空虚。

但随之而来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之前读书都是小说或者故事,后来看书喜欢看地理、读历史、看人物传记,尤其喜欢看有专业深度个人观点掺入其中的学术类文章。把许多经典小说买了重新阅读,开始读四书五经,读《史记》《资治通鉴》,看宋人服饰类的文章,看《清明上河图》的解读,读与敦煌有关的壁画的介绍与考古发现……到了这里,才发现围绕自己的知识的、趣味的、美学的、旅行的种种彼此呼应,阅读的效果上了一个台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书狂 till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