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厌恶的“圈”文化

肖战227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而事件的余威还没有完全褪尽。

一个月前,一连几天之内断网人士被连环灌了好几顿瓜。

什么事AO3?什么是老福特?




谁又举报了谁?

各个圈子的人为什么突然群起而攻之?

原来事情的起源都是肖战的粉丝?

原著粉、同人圈等等跳出来和饭圈的人扭打成一团。

一夜之间抵制代言、开发票,有那么一群人可以说是按着肖战粉丝的头在高呼“肖战必糊”。

简单来可以说,这是一场粉丝经济的反噬。

/

在网红经济到来前,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曾经预言到“一千铁杆粉丝”的概念。

如果你是音乐人、画家等等,你只需要与一千个铁杆粉丝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可以保障你的生活,而你,不必登峰造极,比如名声大噪、开巡回演唱会或者在登上权威排行榜等。

仅仅一千名“铁杆”,你就可以任性做自己。

而经过精心商业运作的粉丝经济呢?

早在2018年粉丝经济的消费规模就达到了400亿元,并且还在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通过对忠诚粉丝运作粉丝的忠诚度,一个个爱豆风生水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

然而,粉丝实际上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群体。好比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今天将你众星捧月的和明天就把你忘记的是同一群人。

而另外几层危险的程度则是在于年龄圈层和特定的极端粉丝。

从狂热追星十几载闹到满城风雨的杨丽娟再到如今粉圈时常出现的跟踪、按门铃甚至威胁到偶像人身安全的私生饭,追星群体中的疯狂安利层出不穷。


根据数据显示,越是年轻的群体往往崇拜偶像的比例越大。在90后、95后和00后三个年龄圈层之间的对比可以看见追星群体的比例明显的上升。

也就是说,越容易被引导的,越是在被引导着。

/

人是如何形成“圈”或者一个群体的?

或许是同样的爱好,或许是同样的境遇,早就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而人与人两两之间的认同感又更加成就了原本相同的信念。

人们很喜欢强调在各种各样所谓的群体中“有高学历人士”、“高材生”、高收入群体等等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概念去为所谓的圈子争取正统性或者认可,但实际上瑜不掩瑕,“好人”也不能影响群体的疯狂。

满屏幕的控评、没完没了的热搜还有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无脑吹再加上随时轮到你的集体私信骚扰,绕不开还要强行喂到你嘴里不说还不允许你觉得恶心,极尽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脸,谁会关心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很优秀?



/

群体狂热最可怕的是牛不喝水强按头的莫名正义感。

可以说这已经是出圈了的畸形产物。

除了无脑集体举报的行径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Lo圈的“Lo警”和汉服圈、JK圈嬉笑别人“穿山甲”的那群人。

而这些人也闹过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比如围堵12岁的小姑娘“教育”人家不要再穿山寨货,甚至去提醒在日本读高中的人“穿山甲”,动辄指指点点尽逞口舌之快,让本来被服饰本身吸引的人对这种圈子最终避之不及。


凭着抱作一团而不知道哪里来的正义感去明里“提醒”实则贬低他人,而获得一点无谓的认同感,恐怕是这种人最大的心理动机。

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自信?

/

现在不少人对微博的定性就是“宣传娱乐圈”的东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数据、控评、刷票刷播放量开始变成可以堂而皇之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大声嚷嚷的一件事,仿佛用多个账号和机械操作造就的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成就一样。

比炒作还可怕的是,流量越是声势浩大,却越发与世隔绝。

粉丝们在狂欢,真正的路人只会频频侧目。

音乐想来是不同年代之间的人的代沟,但是没有想到,听过黄家驹谭咏麟的和听周杰伦的会聚在一起感叹,“都不知道现在到底在听什么”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造就了圈子,也可以成为这个圈子的毁灭因素。

从“227”事件中可以看出,一味的宠粉媚粉,或者干脆对粉丝行为听之任之而最终成了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之后的后果还是会让偶像买单的。

而大多数真正路人的心态无非是“对偶像无感,但是反感其粉丝”而已。

最终变成了群体抵制甚至更加极端的反击和回骂,不得不说也是长时间以来饭圈野蛮生长的必然结果。

/

其实一直到写到这里,我脑子中划过无数个关于集体狂热的例子,不只是如今眼前娱乐至死的这个圈那个圈,还有远到十字军东征,近到当下社会时事。

宗教,信念往往如药,少量可以治愈,而不计剂量则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


一旦被赋予了正义感,人们就不会再去思考究竟为何而战。

一旦认同感落到了人身上而非对事物本身的喜爱,我们是不是该及时有所自省?

或者,我们还能及时清醒吗?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令人厌恶的“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