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升入高一的新生,如何思考选科方向?6条建议,让你选科不盲目

昨天晚上,我的邮箱里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写的。他说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小林,今年刚上高一,今年他们省开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选用“3+1+2”的新高考模式。


军训结束后,第一次新生家长会,老师就让家长和孩子开始思考选科的方向,说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从高一开始选定方向,向着目标前进,孩子才会有持久努力的动力。


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绩中等的孩子,感觉哪个科目自己都不差、但是哪个科目也不是十分突出,他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想寻求我的一些建议。


由于孩子刚入高一,半年到一年后才会正式选科,我给孩子提出了以下6个建议,分享给大家,一起共享。


一、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思维特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课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同学选化学,你也凑热闹;更不要人家说“现在互联网、软件工程赚钱”,你平时除了上课、写作业,物理书都不愿意翻几页的人,就要去报“物理”。


大家都说好的选项,不一定适合你,你要选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才有持续努力的内动力,毕竟学习是一件需要辛苦的事情,前行的过程中是需要付出持久的毅力和耐力的啊。


天赋也很重要,一个音质很好的人,很适合学音乐。一个对色彩很敏感的人,他很适合学美术和设计。但天赋好的人,也需要持续地去努力,而能够让你不断地去改变自己,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的,最好的内驱力就是你的兴趣和自律。


2、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挖掘自己的潜能,有助于你自己在未来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有助于发现自己擅长的科目,在这个科目上持续投入,你将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一科便会成为你的优势科目。


在你感兴趣的科目上,发挥你自己的思维特长,尽情地投入学习,你会感觉自己学得特别愉快,也特别有成就感。而在你不擅长的科目上,你会觉得学得特别吃力,还很枯燥。


二、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


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的现状,要对自己未来感兴趣的职业,做一个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规划。


为什么需要预测而不是选定职业?因为宏观角度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一些职业在未来可能会消失,而一些新兴的职业会不断地出现,不要给自己设限。


你不设限,只是根据发展的趋势,对现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个科学的想象和预判,不把自己框住,你对未来的预设就是灵活多变的,你的未来就会有无限可能。


从你个人来讲,你的兴趣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学识的丰富而不断变化,现在不喜欢的职业、未来可能会觉得很好。


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把自己包裹起来,你要用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去预设自己的未来。培养自己足够的耐心,让自己足够宽容,去接受未来的每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职业做一个合理规划。去了解你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培养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要学习哪一些学科等等。


有了这个规划,你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和现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你的选科就不会很迷茫,也不会是随意乱选了啊!


三、了解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后,你就要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你要去了解一下,你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否匹配。


匹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匹配,那就该考虑,是去改变你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是更换大学,另选合适的大学,作为自己高考奋斗的目标。


不要让自己内耗。如果你喜欢做海员,却想考矿业大学。你这个未来职业规划,与你的目标大学之间的专业上的关联度,对你的兴趣、未来的就业等,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啊!


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海员太辛苦,放弃理想,专心考矿大。另一个说海上风景很美,我就喜欢去冒险,不要去考矿大了,直接去海事职业学校上学。


他们吵得越久,越会干扰你的学习,你会变得很痛苦,不断地内耗,最终会让你筋疲力尽,失去奋斗的动力。


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做好职业规划后,就要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找到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你就可以把自己短期目标-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与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做到很好的有机统一,你的奋斗才会更有意义。


四、提升语数英三大主科的竞争优势


无论是以前的文理分科模式,还是现在的选科模式,语数英三科的主科优势都是很明显的。高考文化科目总分750分,他们三科总分450分,对于刚升入高一的新生来讲,这三科平衡发展就更重要。


语数英,如果都是你的优势科目,均分在120分以上,剩下6科也不会太差,那么你选什么科目,自己都会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于去提升选科成绩,还可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去提升你的综合素质。


如果你是一个学习中等的孩子,语数英三科均分90分,没有特别优势科目,但是也没有偏科现象,这种情况就比较紧迫一些。


因为随着高中学习难度的加大,你的某一科就有可能掉下来。我以前有个学生就是数学成绩,高一年级期末突然掉到了45分,后面3年都没有提升上去,高考数学只有67分。


因为对于高中课程而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维,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你还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学科思维。尤其是像数学这种科目,150分总分,数学思维不好的学生,想学好是真的不容易。


语文和英语也是一样的。好多学生表示,新升入高一,不会听语文课,觉得老师上课好像没讲什么,可是使用初中方法做阅读题,答题方向全是错的。英语语法和阅读理解都要比初中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只靠背单词,已经远远不行了啊。


这就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抽象思维能力和学科思维,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才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五、根据兴趣和职业方向选定“必选1”


现在新高考选科当中的“必选1 ”,主要是在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1个科目。


当你确定了你的兴趣和职业方向后,你基本就可以确定是选物理还是历史了。但是很多时间,还要结合大学专业组的必选科目要求。


比如你未来想做一名外科医生,好多学校西医志愿专业组,要求必选物理,你偏偏喜欢历史。这时候,你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必选科目要求之间,就会产生冲突。那你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科目。


还要考虑自己的学科水平。你要是初二开始,物理就没及过格,从进入高一开始努力学物理,成绩提升了,你可以考虑选物理学科。如果你认真地努力了一年,高一期末物理还是30分,那我建议你,要不去找物理老师聊一聊,听一听他的建议,或者你就放弃物理。总之这种情况,你就要慎重选择。


如果你物理和历史都很好或者都很差,那你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去选择,还要考虑未来提分的可能性、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单一选科竞争压力等因素。


比如你不喜欢背书,那你就尽量不要选历史。可你要是既不喜欢做题、也不喜欢背书,这就是你不喜欢学习,你两个学科成绩都不好,你还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其中之一吧!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科可选院校和专业的数量和学术情况、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要求等因素。总之,要根据自己情况,考虑多种综合因素,最终确定是选历史还是物理。千万不要一时感情用事。


我曾有一学生,自己喜欢物理,高一物理和历史也都学得很好,“好朋友”选了历史,他就觉得自己历史也行,也选了历史。升入高三后,他发现自己历史成绩中等,关键是他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志愿组,要求必选科目是物理,他就很后悔自己当时脑袋一热、盲目跟风的选科决策。


六、结合专业要求和优势科目选择“选考2科”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选考2科”,它是在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这四个科目中任意选择两个科目。他们一般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有的省份是5个等级,有的省份是7个等级。


这个4选2的科目,就需要你去了解,自己喜欢的大学的专业志愿组,看他们要求的选科设置。比如同样是医学专业,有些院校是必选化学,有的是必选生物,有的是无科目限制。


这个选项,需要你结合自己兴趣、职业规划、目标院校和专业,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要考虑你的思维模式和学科成绩。我曾有一个学生,她的空间思维能力很差。地理科目,初中都是勉强及格,高中期中、期末考试都在35-45之间徘徊。可是她喜欢的学校和感兴趣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必须有地理,她苦学了3年,高考的时候,看到试卷上的地图,大脑里一片空白,成绩可想而知有多差。


选考科目一定要理性地选择,不要盲目跟风。如果你4个科目成绩相差比较大,那你可以根据专业要求,适当选择相对优势科目。如果你4个科目相差不大,那你就要慎重选择。


如果你4个科目都很差,那你就是不想学习,其实哪科都是你的弱科,那你也不要放弃自己。


你要知道刚进入高一,这正是一个新的开始,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专心于学习,3年后,你一样可以成功逆袭。


总之,选科是一个和自己的兴趣、未来职业发展、思维特点和学科成绩等多种因素相关的事情,有很多同学还会考虑自己的家庭环境、父母和家人的意见等等。


刚升入高一的同学,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才刚刚开始,老师想说的是,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放弃自己。


只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科这件事上,经过理性的思考,综合多种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然后认真、持续地去努力,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刚升入高一的新生,如何思考选科方向?6条建议,让你选科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