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一个我们避讳的话题。
最近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傅达仁在家人的陪伴下选择了安乐死,这种选择对我们来说是感动、震撼,对傅达仁来说是对死亡的直视和生命的尊重。
其实认识死亡,尊重生命是我们早该学习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以平和的态度看待死亡,勇敢地直视死亡。
两年前一部根据话剧改编,豆瓣评分8.1分的电影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个道理—
《那般良夜》
主演约翰· 赫特,曾经获得奥斯卡男主角提名等多个奖项。
还记得哈利波特第一部《魔法石》里制作魔杖的老爷爷吗?哈利就是从他的手里接过魔杖,开始了他的魔法之旅。 对,那个老爷爷就是约翰· 赫特演的。
一生演绎了多个角色的约翰· 赫特在《那般良夜》上映前夕因为胰腺癌离开了人世。于是这部影片成了他留给我们的最后影像。
现实与戏剧重叠,片中约翰 ·赫特饰演的拉尔夫最终也因为疾病离开了他的亲人。而故事也正是由这个疾病展开。
拉尔夫是一个年过70的过气编剧,因为身患疾病,他希望在离开前能了却自己的一些心愿。其中一个心愿就是与儿子和解。
拉尔夫与儿子的矛盾在哪呢?
在拉尔夫眼里给儿子出学费,把最好的给他就是对儿子的爱。而在儿子的心里,除了支票,父亲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他。第一次见面时的样子父亲不记得,甚至当初连他这个孩子父亲都不打算要。
于是一心想要与儿子和解的拉尔夫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儿子能够回家。但是等来的不是儿子一个人,还有儿子的女朋友凯西。
因为凯西打乱了拉尔夫想与儿子独处解决问题的计划,于是拉尔夫开始用各种话语故意气走了凯西。一顿饭最终吃得不欢而散。
不仅是与儿子,拉尔夫与年轻的妻子虽然表面上恩爱有加,但其实妻子的心里也有芥蒂。
拉尔夫担心自己的病痛会拖累妻子,但也担心自己走后妻子孤身一人。担心是拉尔夫给予妻子的爱。
然而妻子内心最渴望的是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所以妻子觉得拉尔夫并不懂她,也没有真正关心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拉尔夫一样,总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来爱我们想爱的人,但却忽视了他们真正的需求。
但因为一件事让拉尔夫有了新的改变。
一天,拉尔夫的家里来了一位白衣人。原来拉尔夫向家人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他联系了相关机构,希望用一针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是选择了安乐死。
然而从教堂回来的妻子却将他从睡梦中摇醒了,他发现自己原来没死,其实那位白衣人给他打的是让他入睡的药。
醒来后的拉尔夫哈哈大笑,也许是因为重生,也许是因为还能见到自己爱的人。
于是他开始重新面对太阳,感受阳光,感受生活。
重生后的他会陪着妻子坐在安静的树林里,一起感受生活的安静和美好。
和儿子也敞开了心扉,诉说彼此的苦恼。他第一次邀请儿子看他写的稿子,并希望儿子能和他共同完成剩下的创作。
他接纳了儿子的女朋友,也期待着自己的孙子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开始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某一天的离开。最终拉尔夫与家人和解了,也与自己和解了。
拉尔夫是在“死”过一次后更加明白了生的意义。为了希望努力活着,彰显着生命力的顽强。
每当谈到死亡,我们联想到的都是孤独、 恐惧、消逝等消极的词语。悲观、逃避是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但是我们却忘了生与死的对立统一。
懂得了生,也就懂得了亡,懂得了亡,也就不会惧怕亡。平和地面对死亡,才能活得更有力量。
就如影片结尾说的那样:“迟暮的人也该燃烧,也该嘶吼。怒斥那光明的泯灭。明智的人深知黑暗合理,因为他们的话语,不曾激发闪电,他们却也不会温顺地走入那安息的良夜。”
良夜代表着死亡,不温顺地走入良夜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态度,积极地活,然后勇敢地面对生的终点。来时灿烂,走时潇洒,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