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最想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看到《我最想听到( )的分享》时候,第一个就是想到了自己,因为感觉行业专家的教育智慧很高级,像是富丽堂皇的宫殿不敢走进去一般有可远观而不可接近的敬畏,时常有自己很卑微的感觉。

      当然要感谢能有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及时沟通,才从各种渠道先后了解了名人的故事。专家讲座通常都能感觉他们都有智慧,原来天下这么大自己可以比葫芦画瓢学习一番,两天新鲜劲儿过去之后热情就烟消云散了。高手教师都是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他们的成长历程不是三言两语见能感受到的细节,他们娓娓道来的情结似乎都是水到渠成,这中间自然有时间的沉淀。

      自媒体时代经常见名师分享,看到了他(她)们成熟的教育智慧于无声处听惊雷,与人沟通的技术高超,游刃有余、轻松化解尴尬局面。我们能看到的的他们在高山上的高光时刻,想象不出来他们走上坡路的每一件事是如何处理的。总觉自己的生活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向行家请教又不知道从哪里提起来的感觉,还是不够条理。

      运气好的是,赶上了参与分享的末班车。在读书活动中,自己也感觉到思考深度有了,需要的是结合实际情况做个有内涵和思考深度的输出。不希望出现看见自己之前的日记时候只有情绪的痕迹在,全然忘记了自己因何而来的情绪怎么出现,最后又是如何消失的。

      平时也经常想观察对面的人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都需要自己学习,恰恰是忽略了自己。通过自己的分享能感受到自己体内积蓄的力量,最近有没有近乎,也是一个总结和复盘。发现自己依然谦虚,有时候做了什么事情描述不够精准,细节问题虽然都注意到了,就睡表达时候还欠火候,解决问题时候还有情绪波动的情况,离一个成熟的教师距离相当远,高度和站位似乎都不够。

      这个假期(预期中下学期八月就开学)有两本书的收获,魏老师的《高手教师》,感触最深的是:1,成熟的标志;2,领导力是因为修炼,不是因为有这个能力才做领导,是训练当领导的能力;3,影响力的修炼。想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学科,理解教学过程,讲给别人自己的观点。

      于洁老师的书《我就想当班主任》,读了五十页就心生羡慕,前面一部分已经发现之所以自己工作十年间没有勇气承担班主任这个责任和担当,确实和觉悟有关,以前总认为自己不善于表达,不会做思想工作,看问题确实准呀,看出来自己的需要锻炼部分,迟迟没有突破,自己的考虑是专业技能修炼的意愿,差不多时机成熟了,会朝着更加完整的方向发展。心理准备完成,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沉稳大气的风格。

    优秀的班主任也会遇见不少我们认为难搞定的学生,是因为见多了我们所谓的不寻常的孩子。提出了问题,解决了当下的一个困惑,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情景都不是可以复制的,照搬的经验也会呆板,灵活还需要自己的笃定。

      想起来见多不怪的事例,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流行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年幼孩子的抵抗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专家们也会实时提醒,孩子出现不舒服症状就及时去看医生,大人火急火燎赶去的时候,医生基本上风轻云淡地听完描述情况,得出结论。刚开始觉得医生需要客观评价,是旁观者清楚的态度,次数多了也感觉出来医生是见惯了这些症结的,所以会平静对待。

      先通过自己每天的点滴分享,积累的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表象,注意到背后的规律,就拿昨天晚上我在群里看到一则关于防控疫情的通知来说,全城进入戒备状态,各种防控措施都很到位,顿时觉得形势严峻了一步,早上起来去楼下观察形势和平常无异,还以为自己是晨练早的原因,上午在另一个群里说先前是谣传。现在想来,消息的来源有何意图?后来之所以能传播,有时候是后来的人重视了,想告诉身边的人,是关心的目的才传播出去。还有就是消息的不透明,才会有混淆视听的出现。是哪些消息容易在关心的人之间传播呢?事关家人的健康,严重的形势需要引起重视的习惯都用在了关心的渠道传播。还有一种就是揭秘新鲜好奇的事物,身边常有一些新鲜的尝试,新奇的东西都通过这些消息的普及传播开来,这种情况会有带货的便利。那前一种要重视起来的感觉也有要囤货的嫌疑。

      想分享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总是相等别人的观点发布才人云亦云,觉得很有道理,似乎不会犯错,也是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时候热点问题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到自己这边,公号基本上是我获取社会信息的途径。当然问题带有作者的态度和个人感情在传递信息,所以看到的是一家之言,过段时间出现剧情反转也是常态,甚至不愿意相信后来出现的局面。还有人说,事实和真相并不是一回事儿,而且我们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大脑还会选择性遗忘一些遗憾的事情、不堪的局面,宁愿认为从来没有发生过。有了适当的记录,也是提醒自己前车之鉴。

      看到一件事情,会思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个局面的发生,关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支撑是什么,对自己有没有教育学意义。能不能学习到什么,都会在自己的思考范围内。

      想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自己的成长轨迹,感受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是否有感动到自己,细节是否注意到位,重点安排是否详略得当,描述一天的日常是不是需要面面俱到,时间有没有高效利用,总结一天的活动是否有意义。都在自己每天的点滴积累中。

    自己给自己机会,也是当下正在锻炼的书写能力。理论框架还需要继续努力,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我最想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