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与伟大的爱情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惘然。平生不看王小波,小说看尽又如何。

金庸小说是我少时的最爱,陈近南是金庸虚构的英雄人物,英雄气概让人敬仰。

王小波是已故知名作家,他小说的主人翁都不是英雄,但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喜爱。

王小波生前寂寂无名,死后意外走红。他最知名的四部系列小说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

我看的次数最多的是《黄金时代》,最有感的也是《黄金时代》。

1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王小波引领了一个时代,他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是一个有趣的人,怎样才是一个不一样的人,怎样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他打开了拘禁于人的思想枷锁,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他告诉我们,原来大脑可以那样思考,思考可以那样自由,自由可以那样书写。

超脱时代的代价,是不被众人理解。疯言疯语,好像他真成了一个疯子,没人敢靠近他,没人敢发表他的小说。他像皇帝新装里的小孩,在一群人都选择性的假装看不见时,他站了出来。

他独自一人站出来,说事实,讲真话。为什么不让发声,为什么不能发声。在一个慎行禁言的年代,只有他在追求言说的自由,只有他在自由书写心中的情感。是的,只为自由书写。

而追求自由的代价,往往是孤独,被大众排挤和疏远的孤独。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觉醒者,他敢于发表不同的言论,敢于追求真实的自我。他是站在河对岸的先行者,向着河另一边的人高喊:“快过来呀,水不深,这边有更美好的东西。”

可远看对岸众生,有晃动的人头,却没有过河的勇气。他只能独自一人,继续前行。埋头写小说,不问世间事。

复杂的情感藏在小说里,平日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在他专职写小说的期间,他并没有因为小说获得多少名利,还曾被生活逼迫到无米下锅。

生前不问身后事,死后出名,对于他又有何意义。他的小说,像是画出了一条分界线。从此以后,世间才多了有趣的灵魂,才有了特立独行的人。

2

王小波的小说,不同年代,看的感受也不相同样。年少时看,会让人脸红心跳,为他大胆赤裸的描写而兴奋。中年时看,会让人黯然失神,为他有趣灵魂的早逝而感伤。

记得上大学时,第一次看王小波的小说。一边看一边感叹,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真是万万没想到。看完后,好像还写过一篇观后感,说是要做他的门下走狗,要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

大学生涯,正是思想开放,充满幻想的年纪。王小波的书,很适合大学生看,我一直这么认为。中学生看,可能不太合适,这需要有相当开明的家长点头。

小说里有一些比较赤裸的性爱描写,在那个思想不开放的年代,这可算是十分大胆。他的小说刺激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也让很多人的思想开了窗,算是开了一个历史先河,这可能与他的一段国外留学经历有关。

小说里,关于批斗和写检举材料的描写贯穿前后。批斗让一些人兴奋,看别人的检举材料,也让某些人津津有味。作者通过写检举材料的方式,展示王二和陈清扬的自然爱情。

本来很自然的男欢女爱,偏是不容于社会,还要被批斗,这是谁的过错,可能只是怪那个时代。但作者说说实话,反应反应当时的情况,又有何不可。

小说里,王二和陈清扬之间,既不是伟大的友谊,也不是伟大的爱情。在那个年代,男女之间的关系除了夫妻,其他都是不合理的存在。

王二撒流氓,陈清扬搞破鞋,这是小说里人们给他们做的判定,也因此他们被批斗。这放在今天就是自由恋爱,可在没有自由的年代,恋爱就是犯罪。

3

我们不去感怀爱情无罪,也不讨论自由无价。过去的终究是过去,时代后浪推前浪,历史的真相很容易被遗忘。

想起王小波,是因为最近又翻出来他的书,重新又看了一遍《黄金时代》。因为小说,想起这个人。看了小说,因此想写点怀念的文字。

他应该是一个有趣之人,如果他能活在今天的时代。如果要给他做一个画像,应该是这样:高高瘦瘦、松松垮垮的身形,蓬松的头发。背对着我们,单手插裤兜,另一手向后轻挥,作别这个世界。

他应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独自一人,病死在他郊外的写作室里,死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笔,还没来得及完成最后的作品。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用《黄金时代》里的一段话做结尾,感怀生活,感怀过去。

一辈子很长,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趣的灵魂与伟大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