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经典的一首《海棠》,有旷达也有无奈,这才是真实的苏轼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海棠诗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然而细细想想,当初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在中学课本上,所以当时对这首诗的解读也多来自课本和老师,这感觉就像食物嚼碎了灌到嘴里,咽下去就行了,但是真的能消化掉有用的物质吗?我看未必。比如让我们再顺着当时的思路来理理这首诗,看看我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当时的资料书和课本大都是这样解释的: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乍一看,这确实是这首诗的内容,而且苏轼也确实是一个乐观豪迈的人。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这个说法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细细品读,有没有发现有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就像水中月、镜中花,总是隔了一层,仿佛没有窥探到最真的面目。那么还能怎么解读呢?我们不只一次强调,孟子曾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我们吟咏一个人写的诗,读一个人著的书,却不知道这个人,行吗?(显然是不行的)因此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

那么这首诗的作者,苏轼,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宋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熠熠生辉的人物,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就是北宋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黄州,而这首诗恰好写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此时诗人已经贬谪黄州5年了。

但是诗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教育,积极入世,当年600字的应试文章已经深度概括了苏轼一生仁爱治国的政治理想,但是现在遭小人陷害,蒙不白之冤,远离庙堂,报国无门。宋朝另一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文学家苏轼从小以范文正公为榜样,立志要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有“澄清天下之志”。所以此时的他心中依然是想要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只是可惜报国无门。所以他将这种情愫注入进诗句里。怎么理解?古人常用花、美玉、美人代指君王,如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所以苏轼此句中的海棠花亦可能是指当朝君王宋神宗,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恐”是担心,“只恐”言明程度之深,夜深花睡去,指的是君王一直被小人蒙蔽下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个“故”字,表明一个持续的状态,同时说明是心甘情愿的,“故烧高烛”表明自己为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同时也深刻表明诗人内心的豁达之中还夹杂着难以排遣的无奈,不管你来或不来,我一直都在。

所以这样解读下来,这首诗并不像表面那样明丽浪漫,其中还多了一种无奈到极致的复杂情绪。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过的“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品读见解也各不相同。不知你更接受哪种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最经典的一首《海棠》,有旷达也有无奈,这才是真实的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