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历史之一诞生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讨论组的老鸟们曾未听说过他,有关他的信息也寥寥无几,还都隐晦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网上简介显示他在日本居住,他的电子邮箱地址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万能的谷歌上也没有他名字的任何相关信息,显然,“中本聪”是个假名。不过即便中本可能已经成为谜团,他的发明让一个困扰密码学十年的难题“灰飞烟灭”。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货币因其方便和难以追踪性,并能脱离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上世纪90年代,一个名为“密码朋克”的密码破译组织就致力于创建电子货币,但付出的努力没收到任何成效。同样在90年代早期,密码破译者大卫·乔姆创建了一个匿名系统——“电子现金”,也失败了,部分原因是依赖于政府和信用卡公司的现有基础设施。之后各种电子货币尝试者不断涌现——比特金(bit gold),RPOW,b钱(b-money)……,但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设计电子货币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重复支付问题。倘若电子货币仅仅只是信息,摆脱了纸张和金属有形化的局限之处,那该怎么阻止大家像复制文本一样,轻易地复制粘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呢。传统解决方案是应用中央票据交换所,所有交易汇总成实时总账,这样,如果有人刚用掉一个电子货币,他就不能再重复使用了。实时总账让骗子无机可乘,但它还需要有信誉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

  比特币用公开分布总账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用户乐于贡献出CPU的运算能力,运行一个特殊的软件来做一名“挖矿工”,这会形成一个网络共同来维持“区域链”。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生成新货币。交易也在这个网络上蔓延,运行这个软件的电脑争相破解不可逆密码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好几个交易数据。第一个解决难题的“矿工”会得到50比特币奖励,相关交易区域会加入链条。随着“矿工”数量的增加,每个迷题的困难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使每个交易区的比特币生产率维持约在10分钟一枚。此外,每达到21万个区域,奖励就减半,从50比特币减到25,再从25到12.5,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到2140年,比特币将达到预定的2100万枚上限。

  中本聪的论文于2008年发表,当时政府和银行管理经济的能力遭到各方质疑,信用降入谷底。美国政府向华尔街和底特律汽车公司注入大笔资金,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本质上就是大量印美钞刺激经济,金价上涨。比特币不需要政治和金融(就是它们搞垮了经济)保障——只依据中本聪的巧妙算法。比特币的公开总账看起来不仅使欺诈者无处藏身,还靠业已决定的发行量而使比特币供应处在可控范围内,这保证了像无限印钱的中央银行和魏玛共和国似的通胀悲剧,不会在比特币身上上演。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特币的历史之一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