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不止有17岁,还有故乡

文:温妮

图片发自App

最近在看《北京女子图鉴》,其中有一段剧情我一直不能忘记。

那是女主人公陈可因为要和同事去香港,回老家去办港澳台通行证,老家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比不上北京,以及各种人情世故,让她这个已经习惯了北京快节奏生活的人都不能适应,可又无法改变。旁白里有了一句话,原来回不去的,也有故乡。

记得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那个时候每天的心情都十分低落。从高中的成群结队出行,到大学的独自一人,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

在我的脑海中,大学应该是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而不是每天在宿舍,游戏之间徘徊。在高中时就经常听说大学的校园生活十分丰富。

高三暑假时也经常想,到了大学要和室友、朋友们一起去参加各种喜欢的社团等等。可是到了大学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你想法一样,也不是所有人会你和你一起去干各种事。所以我学会了一个人去参加社团,一个人去面试各种工作。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变得更加独立。也是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从容、自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早已变成一个成年人。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忧虑,也都接踵而来。

父母,同学以及朋友都不会像高中那样,单纯而又简单的相处。来自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压力,朋友的成长也都在一步的告诉你,你早已不是一个孩子,需要肩负起自己的生活。

17岁时的我是高三,那时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星期的半天休息时间,因为这半天可以回家放松一下,和自己的家人聊天。那时的父母总会说不要担心,好好学习。他们不希望因为家里的事儿让你分散注意力,导致你不能用功读书。而现在父母会跟你诉说,家庭的沉重,生活的压力。让你不得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当初一样,无忧无虑的在象牙塔中。也明白了失去的时间不能回头。

室友小梦,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她仅仅比我年长一岁,但是却懂得许多我不明白的道理。因为家庭的原因使她不得不快速的成熟起来,比如她也很好奇为什么我每个假期都要回家,当然,我也对她不经常回家而感到好奇。在假期里她经常去做兼职,来争取自己的生活费,之前的我是不明白的,但是每回家一次都能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前她说,已经长这么大了,不好意思再问家长要钱,我也有一些感触,但是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这次在家因为家里要购置一处房产,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生活也变得开始拮据了起来。父母经常说,在学校能省则省,我因此也明白了是时候要靠自己了。

我们在学校里拿着父母挣来的血汗钱,一边喝着十几块一杯的奶茶,吃着一顿好几百的火锅,一边谈论诗和远方。可是当父母在向你说钱的时候,又感到不耐烦和庸俗,殊不知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去吃喝这些东西。

之前总以为,回到家里意味着放松和舒适,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常年在外的人,回家只呆几天?而不是多待一阵子。原来是他们已经早早的明白,从自己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将变得与众不同。我也在开始,想经常回家,究竟是好还是坏。

有时也想,其实,回不去也并不代表就不好。它可以让你以此为契机,向着未来而努力。不要总是为了所谓的脸面,而让自己过的不开心,你也要为自己的未来承担一份责任。也不要总是嫌弃这嫌弃那,认为这个工作配不上你。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成功者,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别人的经验都是从他的自身出发的,你不经历,你永远也不知道。那些事会给你带来什么。

缺钱的时候就去挣钱,想学习的时候就去学习,有条件了就去旅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要因为一两个人的鸡汤就让你放弃你的想法。因为他说的话,并不代表每一个人。因为他说不让你去做这些浪费时间的、只能挣一些小钱的工作,所以他的一句话你就放弃了找好的工作,同时也认为这些配不上你,可是你不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他并不缺这些钱也不会为这些小钱而斤斤计较,而你,不同。

在你去追寻你的诗和远方的时候,也请你想想你自己,以及你的家人。不做无准备的事,掌握你自己的人生。这些话说给你,以及自己听。回不去的是17岁和故乡,都是我们的过往,也是我们的经历,回不去不代表要把它给抹杀掉,而是带着这一份记忆,向着未来走。回不了头,也不后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不去的不止有17岁,还有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