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四正四隅用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句话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大有用处,它反应了体用兼修并重的科学哲理。

治国之体,在于正,正法、正律、正理、正治。兴兵之用,在于奇,奇谋、奇术、奇阵、奇兵。政治不独治国,而可以以正治身;用奇不独用于兵,而可以以奇用于拳。此太极拳可以借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是也。

在太极拳的修习中,讲究手眼身法步皆合于规范,纳于理数,在举动周身中,步是旋转带动身体的枢机,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步不灵,则法无用,法无用则身不达,身不达则手眼都失于机也。太极拳的步法是有规矩的,并不是想怎么移动就怎么移动,想转向何方就转向何方,太极拳以十三式为母式,十三式根据八门五步的十三势总则t设计成拳,因此,此拳的步法严格遵守八卦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

八卦是古人认识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和i现象的一项哲学分类系统,它首先将八个方位纳入了这个系统当中。八个方位分四正四隅,即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古人习惯用子午卯酉表示东南西北,名为四正,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一横一竖四个90度方位上,古人谓之地支藏有四正专气,纯而不杂,因而在四正位建房子、四正时修炼养生都是符合天时地理的,老子说“以正治国”,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四个斜角即四隅,分别位于四正之间的45度角的位置,以奇用兵,剑走偏锋,出奇制胜是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横一竖将四象之体分割出来。

那么四正四隅在太极拳的步法中如何应用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四肢的运动方式有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这四种,那么在下肢的运动过程中,外展和内收是股骨关节的单体运动就可以达到的,但是外旋和内旋却需要脚掌和踝关节的参与。太极拳的练习中,有转踝旋胯(股骨关节)之说,而脚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脚不动,骨关节没办法旋转,脚动的不到位或太过,就会失去太极拳的身法。脚掌的转动方式与股骨关节的运动范围和使它达到运动效用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为了配合股骨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脚掌的运动方式有四种:后蹬、内收、外摆、里扣。

且这四种方式通常在四正四隅的90度和45度切换,关节不够灵活的初学者可以在60度内丁字步或蹬腿预备式。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初学者的身法不正占了最主要的问题,而身法不正基本上都是由于步法的不到位、不正确造成的。比如搂膝凹步的蹬腿,很多人的蹬腿并没有从90度蹬到45度的位置,这时后腿的胯与脚掌一y偏起在后斜方,致使肩与胯不能合在一个平面上,从后侧看,脊柱是歪的,身体是扭曲的。长此以往地这样练下去,身体脊柱变形,别说练出太极拳的功夫,就连基本的体型健康也保证不了。所以初学者一定要有明师的当面指点和纠正。

后蹬和内收通常为一组相反相成的组合,蹬腿是一个从四正到四隅的动作,一般蹬腿都是以90度为基点,蹬到45度,达到使下肢内旋收紧的目的。以后脚跟内侧和前脚掌掌骨为轴向外向后蹬腿,要与地面产生一个摩擦力,因此后脚跟不能离开地面,与屈膝沉胯的下蓄劲和反弹力配合使用。错误的做法是很多人把蹬腿做成转动前脚掌,致使后脚跟离开地面,动作没有借用到身体的压力和地面的反弹力而使骨盆转动的太过,没有达到“以正治身”的要领。

内收通常用在弓步到马步的转换。以前脚掌为轴,后脚跟移动到身体内侧,使前脚掌向外斜方45度,如果下一个动作是蹬腿或是要面对正方向,则收到90度。后脚跟内收时亦不能失离地面,抬得太高。

内扣和外摆是一组相反相成的组合动作。也是在四正方和四斜方切换的步法。内扣是在脚掌向外45度的情况下,以脚后跟为轴,前脚转动到身体的这个方向,一般由外45度转到内45度,也是一个令下肢内旋收紧的动作。

外摆则刚好与内扣相反,是一个下肢外旋的动作。以脚后跟为轴,向身体外侧摆开前脚掌,使之由内45度动到外45度。

后蹬和内收是一组,外摆和里扣是一组,但是有时候也可根据弓步和马步的步法大小混合使用,比如因为上一个动作使弓步站得比较紧,这时候再使用内收就会马步变得更狭小、架子站的更高,这时候可以使用外摆的步法将架子打开;又如果上一个动作使弓步变得过大,这时候如果再用外摆步法进而动步转换身架,则会失去收放自如、虚灵顶劲神贯顶的身法要领,而改用内收使两脚的距离收到合理的尺度则是明智之举。

这里仅就太极拳的步法尤其是脚掌的四个转换方法来讲讲四正四隅的应用范围,另有太极推手的四正四隅有更深刻的含义,留待学者们加以研习。


文|花藏花无缺

|本号撰写太极和东方智慧文化,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极拳四正四隅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