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心流(十一)|生命的意义

P315-381,冰雪天,窝在火箱里结束了本书。

最后两章分别是《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和《追寻生命的意义》。

记得多年前,在心理协会的一次集会上,老师问:你们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当时回答:人生的意义即找到自己的意义。今天竟然在米哈里的书里与这句话重逢,让我格外惊喜。

找到人生意义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每个懂的人都会理解这句话。

让我们整理下最后两章的内容——

01

心流会不会是健康人士的专利呢?如果一个人,遭遇到人生的“悲剧”,他会不会还产生心流呢?

米哈里在书中举了不少例子,有失明的,有瘫痪的。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一个人:尼克胡哲

这个天生没有四肢的男人,把生命活出了崭新的高度。他潜水、冲浪、出书、巡回演讲。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有着健康的孩子。

可能你觉得他仍然是残缺的,但在我看来,他比我们很多人都要更加健全。他体验了很多人从未体验过的人生,他走到了很多人从未敢想的人生高度。

生命到底由什么决定?基因,身体,还是其他?

我想起的第二人叫蔡聪

他在年少时因为药物导致视力受损,后来完全失明。

他从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但老师会说:你们这些健全的人学的这么差,看看人家蔡聪!

他念了特殊学校,培训师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很好了,努力就可以去做按摩。他很震惊,似乎盲人一生的脚本都已经被写好。

但他不信。

他做广播一加一残障人公益,他做非视觉摄影的培训师,他创办杂志《有人》。他上了奇葩说,用7分钟演讲征服蔡康永、何炅和马东。

决定生命的不是基因,不是身体,不是你获得的一切外在物质。是主观体验,主观体验不是人生一个面,它就是人生

02

遭遇外人看来的悲剧,仍然可以有好的主观体验。

尼克胡哲和蔡聪的遭遇,在外人看来,无一不是悲剧。但对于他们自己,却从未这样看待。他们具备一种能力:化腐朽为神奇。

在自然界,人类早就学会运用可能报废的能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发明生火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初,火是因火山、闪电等情况偶然引起,只会给人类带来恐慌,除此之外毫无用途。但当人类学会用火,即可使用这些原本无用的能量来取暖、加工食物、炼金等等。

心理运作也遵循类似的原理。积极应对的人会将中立或者破坏性事件,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状态。

米哈里将危机化为转机总结了三个步骤:

步骤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抱持一种态度:即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试图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让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在运作体系中尽自己的力量。

步骤二:将注意力集中于外界。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时,便不会被欲望受挫所干扰。

步骤三:寻找新出路。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阻扰我们的障碍上,消除它。另一种是集中于整个状况,探讨更加合适的目标

这是在具体问题上的做法,对于整个人生,又该如何?

03

米哈里的解决之道极富洞见。

对于人生,赋予它意义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法

意义决定了人生方向,人生方向决定注意力,注意力决定意识,意识决定心流,心流决定幸福。

米哈里认为,人生意义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求生、求舒适、求享乐。这是心理学家的共识,人最初只想到保持身体及基本目标的完整性。

第二阶段:扩张意义系统,包容家人,邻居宗教和种族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阶段:转向内心,从自我寻求权威和价值标准的新基础。这是社会化带来失望之后的重新转向。自外部向内部转。

第四阶段:又一次脱离自我,认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价值观。这是超个人的体系,与世界、与整体的合一。

可以看到,尽管米哈里没有明言,但有意无意都在暗示,人类最终极的意义早已在宗教之中。

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类似之处,只不过对层次的划分有不同而已。实际上,晚年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理论进行过修正,增加了“灵性成长”的第六层需求。

灵性需求,在超个人心理学领域早已是公认的理论基础。



至此,全书的阅读结束。中信版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翻译比较流畅,制作也很精美。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之作,这是一切寻找幸福的人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五星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读心流(十一)|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