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明清扬州宗教空间
(一)名刹古寺都分布在城市外围,与山林、河流相结合。这是因为这些古寺占地较多,城内空间有限,其发展扩建会受到很大限制。比如高旻寺和天宁寺如果在城内,则扩建行宫是不可能的。所以名刹古寺都在城外选址建造。

二)宗教建筑中小型寺观数量多,特别是庵,庵的数量占了扬州宗教建筑的绝大多数。它们主要在城市内部空间中分布,而且分布非常广泛,与居住区、商业街道相混杂。这主要是因为宗教信仰和追求是整个社会的行为,人们对这种精神空间的需求大。这种小型寺观在城内的广泛分布满足了人们求神拜佛烧香的精神活动的需要,方便市民们就近参与宗教活动,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明清扬州会馆空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扬州会馆、公会建筑全部集中在新城,这与扬州新旧二城的功能分区是一致的,旧城是官绅衙署和教育区,新城是商业区。在新城的分布来看,会馆主要集中于城南的南河下街和东南角小东门附近埂子街、达士巷一带。这一带靠近运河和钞关,是扬州南来北往的货运和盐业贸易船舶经停的地方,各地商人由于扬州盐业的兴盛均纷纷“徒家于淮南以便盐”[124],因行盐方便均聚居在河下和钞关一带,这里便成为扬州盐商麋居的地方和商业发达的地带。各地商人们为方便议事、聚会和接待,也相应在此地建筑会馆、公会也是情理之中了。

明清扬州产业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如钱业会馆、油业公会、涂物会馆和布业会馆等同业组织性质的公会类建筑则分布较为分散,分置于新城的中部和北部。这些同业组织性质的会馆、公会与盐商兴建的会馆还是有所不同,他们的选址更多考虑本行业的集中的地域和周边商业业态。这些地区街巷显著的特点是手工业按行业集中,以行业命名街道名称。较典型的东关街北有剪刀巷,至今在东关街上仍有许多剪刀店铺;彩衣街,有制作各种服装的衣局;灯草行(出售灯草地店铺集中)、皮市街(经营各种皮货的店铺集中)、芝麻巷(制作麻油的作坊集中)、打铜巷(制作铜器的作坊和店铺聚集于此)、翠花街(珠翠首饰店集中)、苏唱街(因住过许多姑苏戏子而得名)等[125]。



明清扬州城功能分区和商业街分布图

超过总数一半分布在新城南部形成密切相连的商业区。这主要是由于这里比邻旧城的官绅署宅区,东面靠近盐商麋居区,加之小东门又是新旧两城之间的交通汇聚点,所以这片区域市肆特别繁荣。

清康熙、乾隆数度南巡,盐商官员们极力邀宠,也使得新城商业区迅速拓展,特别是教场大部分迁出城外之后,北部教场商业区形成,当时的乾隆御道从天宁门街—彩衣街—运司街—教场街—辕门桥街—多子街—埂子街,这条御道成了扬州城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咸同广陵史稿》称之为“两淮精气”所在,沿途皆“高固新屋”,这样使得扬州新城西部的商业区由南向北连成一片。

明清扬州的手工业作坊与商店多集中在一条街上  ,形成前店后坊的布局  ,因而扬州的手工业区与商业区的分布大体一致。另外  ,扬州工商业同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如缎铺集中于多子街  (又名缎子街),服装、妇女饰品多集中在翠花街(又名新胜街)  ,并以行业为街名  ,如皮市街、打铜巷、螺甸巷等等。


《冒认亲子》里繁华的扬州商业街 来源:《扬州旧闻》

概括言之,扬州商业区在明代,主要是分散于新城南部和东部的三处市廛,这是受到大运河在东、南二面的吸引力所致,反映了运河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它同盐商聚居河下也是相吻合的。此外,两淮盐运司在大东门外张家巷内,东、北民居鳞集,空间极其狭隘,因此东关市只有向南面发展。但直到清康熙以前,运司南面有一教场,严重阻碍了商业区的发展,这使得新城各市肆始终未能连成一片。迨至康、雍、乾以后,随着南北大道的开辟,商民对教场的蚕食与日俱增,并使之最终迁出扬州城。从此,扬州商业区由南而北连成一片,在教场附近形成了较为集中地商业中心区。不过,由于盐商作为高级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商业重心仍位于南部。

三、官绅署宅区

从《康熙扬州府志》所附“扬州府城池图”,可以清楚看出,官僚衙署就主要分布于明清扬州的旧城,除卫署分布于西南隅外,其他如城守署、甘泉县署、院署、扬州府署、江都县署和县学等,都位于小东门街线以北。位于新城的仅有两淮盐运使署、教场等。官僚勋贵的宅区也主要聚集在旧城小东门附近及太平坊、缙绅坊等地。如明代的常遇春、顾成、蒋贵等勋臣就主要聚居在小东门附近。万历《江都志》日:“旧城多缙绅家,阖户不事事”,是典型的有闲阶层,主要寓居小东门街附近。如邻近军储仓的毓贤坊、三元坊,“烟户杂沓,绅士多居其境”[206];又如太平坊、缙绅坊一带“市廛民居,最为稠密”,也是达官贵人的主要分布区。一些阀阅旧族,几代为官的仕官家族都居住在旧城。如唐氏,“以文章世其家,居旧城前李府巷,学中称‘海屋唐”[208],秦氏世居南门堂子巷,子孙世守超过十五代;汪氏“世居常府巷张甲桥,已十七世”[209]。相对于新城盐商聚处的情形,清代有读书人多住旧城的说法。这由方志所列的科第坊表多分布在旧城,也可得到旁证。


五、城外园林风景区

在城市的西北郊,从天宁门到保障湖,再到平山堂南一带,园林众多,风景优美。从其发展过程来看,这片景区的形成是以三个核心景区为基础,逐步扩展连片而成的。三个核心景区分别是 1)平山堂景区:蜀冈上的平山堂自宋代以来,便是览景胜处。在明清两代又得到大规模修复与扩建。尤以清代用力最勤。清康熙十二年,江都汪蛟门与太守金长真重建,并建行春台,至是山堂规模始复大备。康熙南巡时,为平山堂赐额,并赐御制诗一首。康熙间,新城王文简公司理扬州,与海内名流宴集山堂,题咏极一时之盛。乾隆元年,汪应庚重建山堂,规模益大,并筑西园,又名御园。还有司徒庙、范公祠、功德山等景区也在不间断的扩建之中,由西而东,覆盖了整个蜀冈,成为平山堂核心景区;

2)莲性寺景区:莲性寺旧名法海寺,元代至元年间僧正为建,明清两代屡次修缮扩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賜名“莲性寺”,清乾隆时增建白塔,高恒开挖莲花埂建成了五亭桥,此处成为西北郊景区中段的核心点;3)大虹桥景区:大虹桥建于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大虹桥由于清初王士祯在这里举办诗文酒会而成为当时扬州著名的人文景点。清中期人们在王士祯当年聚会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园林,称为“虹桥修禊”,乾隆南巡时也写了好几首诗来纪念南巡时游历这座花园的情景,并重新起名“倚虹园”。  大虹桥是城市向西扩展的风景区的起点和界限标志。(如图 6-3-6)

以这三处核心景区为基础,清康熙,特别是乾隆时期,扬州富裕的盐商沿瘦西湖两岸不断增建了许多湖上园林景观,扬州西北郊的园林建设到达顶峰。由于园林的大量构筑,城内外河湖水系的疏浚和沟通,广陵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扬州城的冶游风气很是兴盛。

河网与水系

江都甘泉四境图所示扬州周边水网分布

我们的视野如果超越明清扬州城墙,从更大范围来看扬州,则会发现扬州其实是被水包围的城市,周边河流水网密布。而从历史发展来看,扬州也是因水而生,公元前 456 年吴王开邗沟,沟通江淮,筑邗城;因水而盛,唐代扬州和明清扬州的高度繁荣是与绕城而来的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最后因水而衰,晚晴至民国扬州水运交通优势的丧失而陷入衰退。

扬州的发展离不开水,扬州城的空间格局也受水网的影响。明清扬州城的水网体系是由南北向的六条河道和东西向的四条河道以及城西北的保障湖(瘦西湖)水系共同构成的,河道将城市绕匝分割,形成了明清扬州城市形态的轮廓。


明清扬州水网与桥梁分布


《竹西风景》所示瘦西湖景区 改绘自《扬州园林甲天下》

笔者以清同治时的地图基础上标绘出了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的空间分布(如图7-7-1),从图中可见,除卫署分布于旧城西南隅、盐运司署位于新城大东门附近外,扬州府署、江都县署、院署(盐漕察院)、甘泉县署、守城署、以及府学、县学均位于旧城以汶河形成的城市中轴线附近且居中心位置。

这些衙署除了甘泉县署是清雍正九年(1732 年)扬州府析县后新增加的衙署外,其余都是明代就分布形成的,清代完全继承了明代的衙署机构,并且位置也没有变动。

衙署的选址是地方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提倡的礼乐秩序、伦理关系都深深地影响到城市的布局。“居中不偏”,“不正不戚”,“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290] 等观念成为宫殿、衙署布局的主要思想和依据。明清扬州的衙署分布和布局也遵循了上述原则。

据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十八记载:

“扬州府治署旧在开明桥西,骆驼岭前。明洪武三年,知府周原福移建通泗桥西北。‛ 

据清乾隆《江都县志》卷七记载:

‚江都县署在旧城内儒林坊。宝佑志云旧在州城庆年坊,建炎后徙桂枝坊,元徙北关外。明洪武七年徙治于此。‛

从上述记载可见,扬州府署和江都县署都有一个迁移的过程,迁移的目的就是为了遵循儒家礼制“居中不偏”、“不正不戚”的原则,使得府署和县署都占据城市中心的位置,彰显政府行政机构在城市中的尊崇地位。

明清扬州另外还具有别的城市没有的非常特殊的城市职能,即两淮的盐业管理机构设在扬州。设在扬州的两淮盐业管理机构有两个,一个是盐漕察院即两淮巡盐御史廨署,一个是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是盐运司的衙署。(18 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详见附录 4)盐漕察院位于开明桥东南,嘉靖《惟扬志》云:“都察院,旧为巡按提学诸使治所,弘治间改为巡盐御史治所。”明清两代它的位置一直没变,也是在当初旧城城市中心位置。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即盐运司署则在旧城大东门外。至于明初为何将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这么重要的机构布置在城外已无从考证。但笔者根据几次盐法改制的时间来分析,认为这可能跟盐运司在明初盐法实行开中法时,其管理职能还不很重要有关。盐运司真正对城市产生重要影响是明弘治间盐法实行开中折色法之后,这时已经允许盐运司可以直接开卖盐引,方便了盐商到扬州来买卖盐引及盐业经营活动,从而吸引各地大批的盐商到扬州来定居、生活,盐商们财力雄厚,广置田产房屋,聚族而居,逐渐在旧城外沿运河形成了河下盐商麋居区。所以,也可以说明初将盐运司署布置在城外,实际上对城市向西发展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在它周边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它北边是彩衣街,东边是运司街,再东是东圈门商业区。盐运司署成了后期新城形成和发展的发动机和引擎,对明清扬州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都县署图 来源:改绘自乾隆《江都县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