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北行——东北7日游 (非游记)

行程:上海—哈尔滨—亚布力—雪乡—漠河—哈尔滨—上海。七天行程,基本上一半以上时间在路上。飞机—大巴—火车。或许,旅行的意义就是在路上。

第一次听到这个“找北行”的名字,有点莫名其妙。啥找北行啊?不就去个东北嘛,东北行也好吧。找北?找不到北吗?就这个名字一直觉得怪怪的。直到来到了北极村,才恍然大悟。噢!原来真有找北这个说法啊。中国最北!最北哨所, 最北一家,最北邮局,最北厕所。。。确实很北。

飞机,享受飞行时间,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关机,一大段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与世隔绝。看看书,发发呆,放松大脑,随着飞机高度的上升,心灵也跟着身体一起,穿越云层,俯瞰大地,外面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高楼大厦如同积木般的,零落的堆积。人类,还不如蝼蚁可见。我,却傲游在天上。

大巴,这种旅游必备之交通工具,所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可这车,这大巴,谁曾认真的体会过她的美好?当寒风凛冽,当烈日当头,当狂风暴雨,她依然在路上,载着你,默默前行。你需要做的,只是头靠椅背,微微面向车窗,静静欣赏沿途的风景,累了,微闭双眼,待她把你从一处美景带到另一处更美景。大巴,就是旅游,就是美景。

火车,绿皮火车,带有软硬卧铺车厢的绿皮火车,让这高速运转的生活,忽然有了慢下来,慢慢行的意义。火车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窗外徐徐放映的景,让时间更加有了生活的味道。

哈尔滨,只算是路过吧,没有接触当地的生活与风土民情,只是走马观花的逛了下步行街和松花江畔。但从小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我,对来东北没有感到太大的反差,饮食很习惯,也喜欢,况且东北菜全国遍地都是。相对于景来说,还是东北马迭尔雪糕更好吃些,还有红肠。

雪乡,群山环绕,好好的一个小山沟,不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安于雪藏,又不得不藏于雪下,使之有别于它,竟然人为的那么美丽与热闹。白天,屋顶厚厚的积雪不舍得融化;夜晚,高高挂起的灯笼把这个村庄照的通红。这样的冬天,这样的村落,满满的都是过年的味道。也许,以前,这里溪水潺潺,这里繁星满天。

漠河市,北极村,黑龙江畔,俄罗斯对岸,一条江,两个国。夏季共用航道,一江之隔,冬季冰封江面,两国的关系却貌似近了些,一个没站稳便滑出了国界 ,让两国的家长不得不在冰面上竖起小心滑倒的贴心告示。也因此,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有了诸多网红打卡的地标,也有了中国最北。

雪,厚厚的积雪,走上去,咔吃咔吃的声音,比吃旺旺雪饼的声音更加撩人。踩雪,就是一种享受。北方吹,雪花飘,围脖手套大棉袄。倒在雪地啪个人形,滚个雪球撒个欢,蹦蹦跳跳开心的像个孩子。所有工作的烦恼,生活的不易,在那雪花掉落脖领的那一刻,融化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一阵凉意。

滑雪,又是一种速度与激情的挑战,穿上重重的装备,坐缆车到赛道的起点,出发,加速,转弯,减速,冲刺。 管它犁式还是平行,无需技巧只要直冲,体验滑板与雪的摩擦,感受寒风与脸颊的亲吻和耳语,在慢慢的旅途中享受速度的快乐,在跌跌撞撞中体会成长的坎坷。

樟子松与白桦树,犹如那北方粗犷的汉子与温柔的姑娘,松树挺拔威严,桦树婀娜多姿,在这寒冷而广袤的黑土地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皑皑白雪落在长青树上,剔透的冰晶凝在洁白的桦枝上,雪松,树挂,给这原本就动人的大兴安岭更是增添了许多美丽。偶尔遇见几只雪兔或傻狍子,亦或是它们的足迹,又让这美丽动人的世界多了几分生机。

东北有三宝,帽子手套大棉袄。零下三四十度的室外温度,与零上二三十度的室内温度,终于让我体会到了啥叫泼热水成冰。每天就在脱与穿中度过。冰天雪地吃雪糕,围着铁锅喝小烧。因为太冷,也因为太热。

山珍海味。 这里就是山珍,没有海味,海的味道只有海知道。山的味道,珍奇异兽,奇花异草,东北知道。酒罐子里泡着的各种鞭,毒虫,人参。餐盘上的各种菌类,不得不说大自然冰封东北大地的同时,又赐予他们美味的饕餮。鹿茸,二茬茸,第几叉最好吃。熊掌,前后左右,数左前掌最美味。人参,几年生野山参。傻狍子梅花鹿,它们吃起来像里脊肉。林蛙又名雪蛤,无需木瓜。。。除了熊宝宝和其它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来这里尽情享受山珍吧。

二人转,好笑,很好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看着演员们个个卖力的表演,只为赚得观众掌声,笑声,或泪水。作为观众的我,也应无需吝啬的全情投入配合演出。好吧,俗雅之间,雅俗共赏,我更喜欢相声,无关俗雅。

写于2019年11月26日漠河到哈尔滨的火车上,卧铺下。

照片太美,文字不配

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北行——东北7日游 (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