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在《望月》的第一课时,余于老师是带着孩子们完全读过来的。
“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这是于老师问出的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这样的问题,是对学困生的关注。只有关注了学困生,他们认得,其他的学生问题就不大。
“课文读得怎么样?”
这是第三个关于读的问题,一位男生读男生,又邀请了两位男生,结果就致使女生没有读的机会。最后又增加了一位女生来读。
于老师善待学生,体现在方方面面,连学生读书这样的小细节,都关注到了。不仅是学生的心理上舒坦,我们作为读者作为观众,看到了也感觉着很舒坦。
高文同老师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听我读一遍行吗?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的不好,你认为不可取。”
在学生读过,老师就范读,老师读好了整节课就会富有生气。
于老师还告诉学生,在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
这样淳朴的表达,就是给学生做一个示范的引导,也告诉学生,只有功夫下到事情才能做好。
。。
在《月光曲》的这一课,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于老师板书了几个大字:字字入目,过目不忘。
“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就是说,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的讲比具体的讲恐怕还难,请你们迅速默读思考一下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于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读有要求,听有要求,说也有要求。
这就是一种综合训练,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为了讲得具体而生动,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把生动的情节细节记住,看过的东西要努力记住,记住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有用。”
于老师强调了情节、细节,要求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这一点做法实在是一种榜样性的示范指导,让我们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了解,对小学生的思维的培养,有所引领。
“读书要仔细,字字入目。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座、坐二字,前面的是座位的座,是表示名称的词;后面的是坐下的坐,是表示动作的词。记住他们的区别,用的时候就不会混淆了。”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这样的提醒非常有必要,这是在培养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
。。
两篇课文中的读,进行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教学中的一些现象。
语文课中的读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所有的语文课,都是从读开始的。语文课如果没有了读,就像人没有了灵魂一样。
有一些语文老师,是不会朗读课文的,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压根就听不到课文朗读的一些环节,这实在是一种不应该的行为。
从于老师的这两节课中来看,课文朗读要关注到学困生的层面,他们把课文朗读好了,在讲解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得多。
在课堂上的朗读要有要求,只有带着各种要求的朗读,才能推进课堂的每个环节。
比如说,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含义的掌握,对人物情感的体会,都是通过朗读才能够解决的。
在语文课上,重视朗读,是非常可贵的。
朗读,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审美情趣,加深课文理解的有效途径。
如果能够和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能力的相互转化,从读到说到写,从仿写到创造,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到的。
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只有通过读,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起来,语言才能够活起来。
没有读的语文课堂,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