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喜欢,不为炫耀。

爱炫耀是人类的本能,听听小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吹牛”就能明白。成人世界的炫耀有时候隐秘一些,但这种心理还是被商家牢牢把握住,所以才有了凡勃伦效应,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来的,一种因为炫耀性消费心理导致的特殊现象,东西越贵越好卖。

正是基于炫耀心理,所以人们在某个阶段对于奢侈品消费那么的狂热,就如现阶段的中国人,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

日本人八十年代给奢侈品行业所做的贡献绝对可以和现阶段的中国媲美。八十年代的日本正值泡沫经济时期,他们仰仗着日本的经济腾飞、日元的强势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靠“买买买”几乎撑起了整个奢侈品产业。列举一组数字我们感受下:

在日本,大概40%的人拥有一个LV。如果将群体缩小到女性,这个数字是92%。

另外,日本女性里有90%拥有Gucci、超过58%有Prada、超过51%有Chanel。

到了2005年的时候,仅日本一个国家就贡献了爱马仕30%的销售额,LV 40%的销售额以及全球奢侈品市场41%的销售额。

看完日本的这组数字,反观当下的中国,好似是一种历史的重演。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奢侈品消费时多点思考呢?

一个凡勃伦商品包含两种功能:一种是商品实际的使用功能,另外一种就是炫耀性的功能。我们在购买一样物品的时候可以多问自己一句:我买这个东西是为了使用还是为了炫耀?

我认为更好的消费态度,是让消费品和商品回到它的意义本身,而更少地去关注它的炫耀性意义。

要注意,这里我并不是说不能买好的东西来犒赏自己、让自己开心——比如我工作累了,或者写文章写累了,也会奖励自己去更好的餐厅,或者买个喜欢品牌的新款。例如前段时间为了赶书稿经历了超高强度的工作,在一天快要写到崩溃的时候电脑还出了问题,于是我快速下单了微软的最新款电脑。我买这款电脑并不是为了炫耀或者讲给别人听,而是真的觉得这款电脑非常好看性能很好,是我需要的。

一旦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能够问一下自己:只为喜欢不为炫耀。那么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心态就会平和,会发现自己的物质欲望会回到一个比较本源的状态,从而也不会轻易地被商家忽悠了。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学习和知识上也是一样的:判断你是不是对一个知识真的有兴趣有热情,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学完这个东西,你完全不能和别人讲,不能告诉别人,你还会去学它吗?有时候我们买书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在朋友圈晒一下,有时候我们学习,是为了给别人显摆自己有多牛。其实学习的本源也是只为喜欢不为炫耀,这样我们才能更多体会知识的美好。

炫耀是本能,没有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安全感,都对自己在人群里的位置有疑惑,所以人都会倾向于用外物来理解自己、定义自己。但当一个包上有很明显的LV大logo的时候,在十年前它可能是一种炫耀,在十年后可能就被鄙视了。因为随着某个奢侈品或者奢侈品牌的流行,它的炫耀性功能就不复存在了。其实,很多品牌都经历了从身份的象征到路人甲,比如星巴克、耐克、苹果、无印良品,甚至Zara和优衣库。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该买这些东西,而是要以更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消费这件事情。

我们要明白,我们消费了什么,从来不能决定我们是谁。如果真的有能决定我们是谁的东西,那也一定是我们创造了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为喜欢,不为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