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瑜伽当作一种运动,有点out了!

(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分析我能把瑜伽坚持下来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经过每次认真的练习,我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身体在力量和柔韧性方面的进步,难一点的体式从完全不能做,再到逐渐找到体式的感觉。

幸好,我没有对体式特别地执迷,以体式的突破作为练习瑜伽的终极目标。这一切应该归功于瑜伽馆的老师对我进行的正确引导,感恩。

Sharath Jois是Pattabhi Jois的外孙,曾经担任Pattabhi Jois的助教长达19年。他从七岁起便接触瑜伽,十四岁开始正式学习。他现在是麦索阿斯汤加学院的负责人,时常去世界各地教学。

作为阿斯汤加流派如今的掌门人,Sharath在《传承》中分享了练习瑜伽的两类人。

“练习者有两种。一种把瑜伽视为运动,希望从中获得健康,但是这样的练习太狭隘了。当你从宏观的角度看瑜伽时,当你把它视为灵性的修炼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在一直在转化。

刚开始练习瑜伽时,你说:“好,我在学体位法,我得了解更多一点,我得了解哲学理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瑜伽。”瑜伽超越体位法的范畴,体位法只是瑜伽的一支。

瑜伽是约束心灵的浮动,也就是控制感官,把能量应用在探索神性上,这就是梵智慧。我们会有这样的渴望:“我想知道那是什么?”我们并非都是瑜伽行者,但是我们都努力着。

很多印度人练习瑜伽,却也把瑜伽视为运动。他们举行比赛,想要彼此较劲。这并非瑜伽,瑜伽的意义不一样。”

睡角式-1, by插画爱好者蓏蓏

不知是不是瑜伽文章写多了,总说瑜伽是走心的,最近练习完阿斯汤加,躺下来做摊尸式之后,我觉得内心很平静,呼吸也很平缓,一种很舒服的状态。突然想到操场上的大爷大妈们也爱活动身体,他们应该也感觉“舒服”,但总以为此舒服非彼舒服。

长期久坐,身体会出现僵硬的情况,舒活舒活筋骨,身体一定是舒服的,但这种舒服存在于身体层面。在瑜伽练习中,如果更多关注呼吸,就能感受当下,意识也会平静。身体在舒展之余,整个心情、心境、情绪也都会舒展,也就是放松、平静的。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也许我们会在不经意间体验过这种感受。当我们走进健身房,在私教的指导下对身体进行魔鬼式的训练,那个时候,我们的专注力非常集中,因为一旦不集中,就可能坚持不下来。这样的方式练习之后,也许身体会有酸痛感,但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由于专注力提升,大脑中没了乱飞的思绪,人的意识就会平静。看来在生活中,多给自己安排一些耗费体力的项目,还蛮好的。以前我们总会说,这是对意志品质的训练。学过瑜伽,我觉得那些项目还能让人精神放松,活在当下,堪称完美。

最近我在练习时,也会刻意内观,包括体会体式中身体的感受,如何通过呼吸打开身体。就这样,我发现状态有所改变。之前我总觉得早上练习时,大脑特别活跃,总有各种思绪乱飞,在我关注身体之余、更关注呼吸后,那些有的没的思绪,基本不来骚扰我了。

以前我会担心,每次总做同样的体式,当身体形成肌肉记忆之后,我做体式就不用动脑子了,岂不是走神更容易?但当我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感受、呼吸上之后,我觉得整个一序列下来,我简直都忙不过来了,哪有闲心走神。

呼吸节奏方面,我似乎进入了一种状态,能友好地控制;身体层面,要感受的内容太多,有时一个呼吸根本无法深入感知,更别提我的凝视点了,目前是无暇顾及。

《瑜伽经》里说瑜伽体式要稳定和舒适,说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就有很多空间了。稳定代表着,体式的根基要打牢,如果肌肉没力量,就要通过持续的练习,不断刺激肌肉。同时,身体的顺位也很重要,若能找到身体的顺位,有时看起来很费力的体式,稳定起来,并非那么难。

而舒适呢?全凭主观。比如坐立前屈式,有些人大腿腘绳肌很紧,不舍得有拉伸感,确实是舒适了,但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在坐立前屈式中,只有收紧大腿,把呼吸带到拉伸强烈的位置,艰难地保持一下,才能有练习的效果。

当然,一旦发现呼吸很急促,身体的疼痛感已经影响到呼吸的控制了,我们就要从体式中退出一点点,来到在控制呼吸之余,又能感受身体拉伸感的位置。这里才是舒适的平衡点。

瑜伽这门实践学科,重视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倘若只盯着结果,可能会把自己练伤,可能会让自己挫败,但若重视过程,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通过感官内收,感受身体,控制身体,探索身体,只要走上了正确的路径,我们的收获一定远远大于之前的期待。还有什么比让心自由更酷的事儿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瑜伽当作一种运动,有点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