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烧饼引发的风波》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520天

情绪复盘第五次场景事件:

今天下午带着俩孩子从老家回来。路上经过奶奶家的镇上,我停车给孩子们买武大郎烧饼。(路上妞说要自己先回奶奶家,我跟小宝回城,我过一会儿提醒她还欠我的钱呢?她说嗯,估计妞这时候已经开始心烦了)

对话:

我:闺女,跟你弟弟你俩还吃武大郎烧饼不?

妞生气:不吃!呵呵,还吃!瞅这话说的,我啥时候吃过呢?(注意,情绪中的孩子鸡蛋里头挑骨头,嚼文嚼字气人

我回过味来一想,哎!还真是她说的这样——我就没有给妞在这里买过武大郎烧饼啊!想到这个,顿时有些讪讪。)下车前再次确认她要不要吃。她一会说不吃,一会又说吃。最后确定买三个,结果买饼时可戳了马蜂窝了!

我买了三个饼,两个加香肠的我跟大宝一起吃,小宝的不吃香肠。拿着香肠给了妞,她接过来一看就火了:“能记住我弟弟不吃香肠,咋记不住我不吃菜!”我很生气,心说:又来了!无理取闹。但是我还是没有在大街上发作,只是轻轻的说:“你又没有说,平常你是不吃香菜”她更生气了,哇的哭了起来。我把她饼里的生菜叶取了,自己吃了。过一会儿她也吃了。但是继续掉泪,默默抽泣。我心里非常烦躁,闭嘴看着她一会儿,表情一脸嫌弃。

感受:烦,嫌弃,还有心疼。

感受引发的行为:妞愤然回了奶奶家,一个小时后发给我一句信息——“这个家有我没我都一样”,之后拉黑了老娘。我火大了心想:啥人啊这是,我又咋咋得罪你了)

我觉得说青菜叶我已经拿出来我吃了,,有什么好生气的,无法理解。孩子想表达的可能是:我需要得到妈妈的关怀。我的要求可以得到妈妈的理解和满足。

反思觉察:

都说要看见孩子行为背后,情绪背后的需求。换句话,这句话怎么去做?吃烧饼这件事就是一个机会。我可能只是看见吃烧饼忘记嘱咐不要放青菜这个事儿,有什么要紧的。没有去看见孩子对于吃烧饼这件事背后的感受。所以说教育就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中,每时每处我们是不是真的懂得关注孩子?关注她希望得到关怀的需求。

我懒得理孩子。因为我一直觉得这不算啥事儿。可是我是妈妈,她是孩子,我不能拿我的认知度去要求孩子的。

孩子回来以后,怎么跟她沟通一下呢?换位思考,孩子感受不需要我说,我只需要真诚的表达我的感受就可以。比如:孩子,妈妈一天对你没理睬。过后心里也是不好受。妈妈反思是我对于昨天吃烧饼事情还没有释怀。妈妈当时只是一时没想起来你不喜欢吃青菜有什么关系?可是今天静下来想想,你不是个不讲道理的孩子。你那么生气一定有原因。妈妈想明白了。你再再比弟弟大八岁,也还是个孩子,所以照样希望妈妈多看到你的感受。所以妈妈为之前的不当向你道歉,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互相信任,坦诚交流。妈妈有时可能比较笨。妈妈有不理解你的地方,你告诉妈妈比好不好?

有一句话说的好,最不可爱的孩子最缺爱,最需要父母的关爱。我现在理解这句话了。糟糕的表象是一个提示,其实你的方向可能需要检视了。从只看孩子的行为表象,到去看见了孩子真正内心需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块烧饼引发的风波》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