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原创  山顶洞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析:

      译文容易懂: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这一章无非还是通过现象界的状况阐述守柔、处下的道理。数学里面的极限是有助于我们推理的。试想,柔弱的极限是什么状况?就是"空",就是"道"。所以,这一章同样是用现象界的事例引领我们入道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老在文字上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今天这一章就不解析了,不如随我去游山玩水如何?

      初春的阳光里,枯萎的草丛下,鲜嫩的小草使劲从粘土里、从石缝里钻出来,看似弱不禁风,却是那么的坚韧。死与生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虽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但是,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生死,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这是它们的生死之道。

      顽皮的孩子爬到桑树那柔软的尖尖上采食鲜红的桑葚,身段如猴一般敏捷,远处的老奶奶边跑边喊:"快下来,别摔着了!"虽说是跑,却比走还慢,显然,她已经老态龙钟了。我真想把画面做个剪辑,仅仅留下孩子的矫健,以体现"人之生也柔弱"的温馨。但我也知道,谁也剪不掉"其死也坚强"的无奈。这是人类的轮回之道。

      风是那么的轻柔,我看不见它,只感觉它温柔的抚摸着我的脸。然而,旁边那棵大树分明就是不久前被风刮倒的。喜鹊把窝垒在高高的枯树杈上,夫妻双双来回的奔忙,给嗷嗷待哺的小喜鹊喂食,就这一副画面,就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喜鹊的繁衍之道。

      潺潺的小溪发出轻快的歌声,穿过热闹的红树叶和落花林,带走了世外的梦呓。落花的声音轻柔有力,决绝地离开枝头,只为看一眼滋养它的大地。那跳来跳去的小动物就像在弹奏自然的乐章,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是在宣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自然之道。

      虽然,我看到了很多"坚强",看到了很多"死亡",但是,我的心是柔软的,这就够了。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一切都遵循天道的旨意。草木枯荣、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沧海桑田、出生入死......。

      我这根本就不是在解析《道德经》,我是在"生"的乐园里感受"死"的凄美;在"道"的怀抱里享受"德"的乳汁。《道德经》其实不用解,我们若是明了"道",怎么着都是"道",我们若是不明"道",怎么着都是离德叛道。所以,不如偷一偷懒,大家一起投入自然的怀抱,因为那就是"道"。

      老子在这一章仍然是通过比喻强调处下、不争、无事这一核心论点。我前面说过,处下、不争、无事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歇!也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歇",才能真正去实践"一苇渡江"和"舍一得万",才能最终达到"道法自然"的境地。

      还有,老子在多个章节中反复强调"正",以至于"为天下正"。修行难,不是难在法理,也不是难在用功,而是难在"正",也就是心正。在中低层阶段,修行人有一点点杂染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大碍的。但是,到了高层之后,只要心里有一点点偏私,很可能就会转变成为大魔头。就像万丈高楼如果有一点点不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前面说过修行最难的是心胸宽广,这里又重复地说"歇",然后还回过头去说"正",似乎越说越乱,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胸宽广到能包容十法界的时候,心才能真正的歇下来,而只有当心真正歇下来的时候,才能算真正的"正"。否则,但凡有一点点"动",自然就会产生某些偏向,也就是某些偏私,而这一点点偏私,就可能成为佛与魔的分水岭。为什么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原因就在这里。

      无意间,我们已经将"法"说到了"无法"处,为什么佛说"法尚应舍"?为什么达摩祖师说"不舍智慧名愚痴"?当我们还处于中低层的修行阶段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些,但修到高层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参详这些话,并真正做到,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的!

    特别补充:我们反复地说"歇",那歇在什么地方呢?答:歇在无立足之地处!若问:无立足之地还能歇?答:不仅能歇,而且这是唯一能安安稳稳地歇下来的地方。谁要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真正的开悟了,如果不懂,千万别思维,别寻找,既然那个地方无立足之地,怎么可能凭心意识找到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道一如道德经》第七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