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一些感想

在微信读书上无意间翻到的一本书,《从文自传》,是沈从文30岁左右写的关于自己年少时的成长经历,过了好久才想起来要写一篇观后感。

这部自传篇幅不长,文笔其实也较为朴实,说实话不是很吸引我,但我想看完这个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从文1949年被驱逐出文学界,去历史博物馆当了一名解说员。他曾彷徨过,还两次自杀未遂,最后终于封笔转向文物研究。他没有向逆境低头,也没有和它抗争,而是另辟蹊径,闯出了另一条路。他处事始终淡然,也终究没被文革的批斗压垮,依然沉寂下来做实事,这样坚韧的品性想必能从他的少年经历中找到答案。

沈从文是湖南湘西人,并在那个野性和柔美兼具、残忍和质朴共存的地方长大。巴金说他温和,但他从小就调皮捣蛋,好逃学斗殴,印象最深的是全家听说他要入伍当兵都非常赞成,因为那样能磨炼一下他那顽劣性情。这实在颠覆我在语文课本上看到他的第一印象,那个温润和蔼的翩翩君子。但他虽然不爱学习,却对万事万物又好奇心,趁别人在私塾苦读时,他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看监狱的人杀头,看针铺前的老人磨针,看伞铺的学徒做伞,看唇红齿白的苗妇人边哼曲边磨豆浆。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愚钝如我,其实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但从文对任何事都保持着好奇心,并且一定要弄懂弄通,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在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答案,这大概就是大师和凡人的区别吧。

除了他的好奇心,再讲两件我还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一件是他的工作,他一直在军队中从事文书工作,有空就练字帖,因为识字认字,并且写得一手工整漂亮的字体,在大多数人都没有文化的军队中,自然脱颖而出。

“我常常看报,原只注意有正书局的广告,把一点点薪水聚集下来,谨谨慎慎藏到袜筒里或鞋底里,汗衣也不作兴有两件,但五个月内我却居然买了十七块钱的字帖。”

看完从文自传,我觉得从文是一个物欲极低且淡然的人,有钱时他请客喝酒,或买些字帖报纸,从不存着或给自己买衣物棉被,没钱时勒紧裤腰带东家蹭点吃的西家蹭点吃的,他也不恼也不着急,日子得过且过着。他说“我们虽各在收入最少卑微的位置上做事,却生活得是很健康。”从从文买字帖这件事就可以窥见那时候生活困难,人们学习知识的机会极少,大多数人还是为生活奔忙。现在的我们可以在淘宝上浏览到各式各样的字帖书籍,却很少翻看,要是被先辈们看到应该是怒其不争恨不得从棺材板跳出来吧。好吧又扯远了,其实我想的是,以前的人们通讯靠吼、出门靠走,逃生靠游泳,就业则大多数是靠自身过硬的本领、祖传的手工活,今天虽然科技进步了,人类的生存技能和身体机能却是与之成反比的。出门交通便利,网上打字方便,没有死亡危机,随便找点事就能解决温饱,那一个人会游泳,会跑步,会钻木取火,会淬炼钢铁,会画画,会一手漂亮的好字,又能怎么样呢,已经不能作为谋生的工具了,既然不能谋生,那去发展它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一件,就是大家知道的,从文从小就看过无数杀人的场面。他八岁那年开始看杀头,天天和小伙伴数人头数。小时候我们对生命的认知还处于一个朦朦胧胧的阶段,不知敬畏不懂怜惜,杀完的人那就是一堆肉糜,和路边死掉的一只阿猫阿狗毫无区别,我们不会联想到那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和无数亲人的煎熬。

长大后,在队伍里,他依然在看杀人,一天看几十个无辜的农民因为抓战犯或不知名的理由就被士兵或军官马马虎虎砍下了脑袋,砍后大家依旧谈笑风生,还有其他人伸长了脖子围观,我记得最深的是描写一个军官身后跟着一个挑扁担的小孩,小孩的扁担上挂着他父亲的头颅。

“到那些乡下人往来最多的桥头上,把头砍下来,在地面流一滩腥血。人杀过后,大家欣赏一会,或用脚踢踢那死尸两下,踹踹他的肚子,仿佛做完了一件正经工作,有别的事情的,便散开做别的事去了。”那个战乱年代,人心惶惶,有权有势的人视生命为草芥,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可能仅仅只因为一个不满的眼神或话语,也可能什么都没说,只是被滥竽充数抓去处决。我不知道沈从文在那样的环境中有没有被同化,亦或痛苦不堪度日如年,因为整篇文章凡提及杀人他便成了一个看客的视角,丝毫没有暴露自己的内心感受,仿佛一切是非对错都交由我们读者来评说。但他敢这么写,敢把自己这段历史曝光出来,让读者审视评判,我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在《从文自传》字里行间中,我能看出从文先生对那段黑暗和黎明交错的年少时光是极其珍惜和怀念的,虽然里面有淋漓的鲜血,但也不乏人性的光辉,既苦尝了人世间的离别,又体验了大自然的玄妙,正是这些异于常人的际遇才塑造了从文坚韧不拔、随遇而安的性格。

我很喜欢鲁迅那句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从文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勇士。

完结,撒花✿✿ヽ(°°)ノ✿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文自传》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