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这世间的道理要怎么算

“我为之付出牺牲的,竟然将我拒之门外。我毫无惠确的人,却为我付出生命。这世间的账,到底是个什么道理!”

相信看过《扶摇》的人都知道,这是其中的一段台词,在扶摇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我也是忍不住的鼻子犯酸。

扶摇为了守护姚城假装投降黑戎寨,被姚城的百姓误解、咒骂,这并没有影响她要守护这座城池的决心。她去给黑戎寨献城,趁机刺杀了黑戎寨大当家赤鬼,带着赤鬼的首级,被黑戎寨的人追杀,她一心想要回去姚城,只要回去姚城,便可安全。而黑戎寨失去了头领,不出三日便可退兵,姚城也便得以守护。

这计划很好,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扶摇回来之后,姚城的城门被她守护的这些子民封上了,没有人给她开城门,因为在这些子民的心中她是叛徒。她被误解、被当做叛徒,任她怎么解释、怎么敲门、怎么流泪,除了唯一的铁成,没有其他任何人愿意相信她的话,即使有了赤鬼的人头,依然没有人愿意为她打开城门。

扶摇只能眼看着帮助她的黑衣人一个个的为了她牺牲生命,而她要守护的这群子民却只是怨她、恨她、要她去死。她笑了……

一心想要守护的人,到头来却是逼你去死的人,而丝毫关系没有的陌生人,却是为你牺牲之人,除了苦笑,还能怎样?

如果说这是影视剧的故事,那么下面的都是血淋淋的现实:2006年有一个小伙子因扶起了摔倒在地的徐老太,最后被要求赔偿1万元、2008年一个河南大学生因扶起老太被判赔偿7.9万元、2010年一位协警因搀扶老人被判赔偿7万元。

他们分别就是彭宇、李凯强、吴俊东。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搀扶老人,而最终被老人及其家属以伤害罪的名义起诉,并要求赔偿。

这三起案件在当时都引起很大的争议,暂且不说这些案件对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和损害。那么对于其他跟他们一样普通的我们呢?

现在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个小伙说“我天天扶老太太过马路。”他的同伴说“那你肯定特别有钱。”

这是一则笑话,可也真实的反映出了,“扶老人过马路”的事件带给我们的影响:代价很大,一般人不敢扶。

本来只是一个善举,也没有要求谁的回报,谁会料到被诬陷、要求赔偿,而且还得通过打官司、找证人、证物才能证明自身的清白和本来的善良之举。


尊老爱幼、扶老人过马路本是一件好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现在呢?

很多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因为做好事的风险和代价都太大。

财力、物力、人力的耗损,这是我们普通人耗费不起的,而且还很有可能要受牢狱之灾。


不就是帮人嘛,不就是扶老人过马路吗,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可就是会有可能发生这一系列的令人绝望的事,这世间的道理要怎么算?

现在的情况好像是,既然选择了帮人,那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做好事不仅是善良之举,更可能是噩梦的开始,那谁还会愿意去帮助别人,不是自己找罪受吗?谁都没有这种自虐的爱好吧!

这可能要求帮助者既要有善良的心,还有要预料各种状况的发生并能够解决的能力,这对普通的我们来说有难度,我们不是不帮,是真心帮不了。

人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明明上一秒可能好到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对方;下一秒,只要稍微碰触一点利益相关的东西,立马就“变脸”,跟唱京剧一样。

真正可怕的往往不是那些凶神恶煞、明目张胆的坏人,而是那些看上去很“善良”的人。他们用他们的无知、愚昧,维护着他们自以为是的利益,实则不知自己正在做一件多么愚蠢的事,还要把自己的“恩人”也推下去,这样的人无论怎样可怜都是可恨的。

真正伤心的不是被对手打败或陷害,而是被想要守护的人反过来倒打一耙。

被敌人陷害了,可以反击回去,可是被守护的人伤害了也要反击回去吗?我们不能,也不忍,因为他们本是弱势,从伦理道德上来说,他们是应该被守护的人,即使他们的无知和愚昧伤害了帮助过他们的“恩人”。

难道做好事的人不会伤心、难过、绝望吗?

因为善良,付出和牺牲就变成了理所应当,因为善良就该被误解和背叛,因为无知所犯的错误就该被轻而易举的原谅吗?

这世间的道理要怎么算?要怎么才能算得清?


我说不清楚,我的建议是不伤害他人,这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但我们要拒绝被伤害。帮人是情分,但不能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善良是一种选择,请珍惜。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扶摇:这世间的道理要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