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寻找,召唤


《西门,西门》是一篇长篇非虚构文本 ,描述和展现以上海嘉定西大街为点,乃至辐射至嘉定方圆的人文生态。

地处上海北部的嘉定古城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西大街是嘉定西面的一条老街,俗称西门老街。

当年西门有间寺庙叫护国寺,西门有条河叫练祁河,人家依练祁河畔而居,乃有练祁市。

算起来,护国寺建于南朝萧梁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

所以,西门可谓嘉定之根。

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定人,童年青少年生活读书成长的地方 一直是生命和写作的滋养和来源。


一条西大街孕育着生命的生长,生发着人和世界的关系,消长着各式人等的命运和人生,演绎着不同人的人性幽邃,也如一条生活生命的河流,旧常里林林总总的细节,店铺商肆人家,在时空里传成气息和能量,在看似平静中流动着,流动者,和围绕着西大街的练祁河水一起,流向远方。

只是,曾经的所有都是在消逝中,消近中的一切历历在目, 当日子往前走,回望,消逝的却日渐清晰,对之的感受观照随着齿龄渐长也不断深化。

看到面目模糊的、衰老、颓败的西大街,想起曾经感受过的那个人文生态消散至无,于是,写下来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我以一个女孩子静岚的视角来贯穿整个文本,将静岚生命的成长和这一条街 、这一座城的人文自然生态融合起来。

在静岚所居所见所闻所体验所感受的西大街(嘉定)生活中,对人性的理解,对世界的感受,对人和人关系的感知(包括家庭内部的亲人关系),对生命自身的生长,等等。


同时,老街古城河流生活习俗的某种相对缓慢但又和时代共生变化的江南人文环境,也使静岚在生命的成长中获得了一些 与大城市成长环境有别的体验体悟审美,甚至某种气息能。

那些踩着花岗岩石子路走过古老的石板桥,去上学的经历,在生命中刻下印痕,这些印痕像树的年轮,或许时光使之淡化,但竟是如秘密的符码,总会以某种方式来提醒,让人由不得一次一次地返回 ,返回那个时空,返回那个集合了人和物和日常生活和河流树木田野等之所有能量的时空,心念和盼望,风俗和风情,现象和暗流,生命的来龙去脉,地域的层累沉淀,以及那时和当下的一种联结。

这就像一次穿越,少时的生活呢,许多东西都要自己做,做点心做酱瓜菜干,做煤饼煤球、做家具落地灯,甚至做收音机,那种拮据缓慢仔细的日子,像练祁河水那样,一直流滴着,但过着过着,也很难体会到少时八支光灯下踏咸菜的感受了。

但是,那种用力用心生活的感受一直铭记。

所以,写作的追溯不是怀旧,是看到时空的流动,是看到生命和时代,和社会、和自然节律的一切共生。


这里,可以看到过往历史和现实当下的交融,看到那个时代里的日常生活细节,看到邻里之间温暖却也微妙的关系,看到城镇和乡村的经济文化交互,看到已然或正在消逝的一些社会文化生活,看到一个少女体会自身生命在青涩中渐渐变化的微妙,看到她对美和爱情的朦胧向往,它们既是文本中静岚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也是很多个静岚的生命记忆,同时何尝不是社会学的一次层层叠叠的“田野调查”呢(并且非纸上谈兵,恰是深入实践的)。

无论如何,静岚生活过的那条街,其实已经不是宛如昨日了,宛如昨日本身就是 一个悖论,昨日已逝,宛如又如何“如”呢。

幸好有文字,幸好作为一个写作者,能用文字寻找召唤一条曾经切肤体验的西门老街,曾经每天丈量的疁城(嘉定旧称)。

我希望我做到了,至少做到了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寻找,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