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操愤怒地杀了杨修,却放过了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

曹操向来能用人唯才是举,因此曹操身边总是人才济济。然而,曹操有一个缺点:他太多疑,不完全信任任何人。曹操本人有这样一句话,可以说非常妥帖地诠释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当年逃亡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因为吕伯奢出去买酒招待他,却没有告诉他,便怀疑吕伯奢是去想告密了,所以杀死了吕伯奢一家。曹操心爱的儿子曹冲去世后,曹操下令杀死周不疑,周不疑生前与曹冲关系密切,曹操担心之后的周不疑会没人能控制。

  同样,杨修和司马懿都是很有才华的青年才俊,但杨修恃才傲物,傲慢自大,司马懿志向远大,不甘屈服于他人。曹操虽然重视人才,但他不会让人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那为什么老谋深算的曹操要杀杨修而不是司马懿呢?

  我们逐一来进行分析。虽然杨修很有天赋,但他太自大了,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自己。我们先来看看杨修做了什么让曹操厌恶。曹操在一个新建的院子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当其他人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时,杨修猜到了这是“阔”的含义,让人们建造一堵墙来遮挡它。曹操虽然写了一个“活”字,但他心里必不想他人实透,而杨修恰恰是一个自己看出来了就想要告知他人,以赢得赞许的目光的人。

 第二个是“一盒酥”。当时曹操把一盒酥放在桌子上。结果,杨修看到它的时候,他直接拿起来分享给其他人。他认为曹操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曹操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同样的,曹操并不想让别人真的看出来,而杨修不知道的是,他这样的行为让曹操更厌恶他。

最后是鸡肋事件。当时,曹操在战争焦灼的阶段犹豫是放弃还是继续的时候,把军队晚上通行的暗号叫做“鸡肋”。但杨修从鸡肋中知道曹操的犹豫,但是他认为曹操最终还是要撤退了,所以就让军队开始收拾了。

曹操巡视时,见军容不整,就命人去调查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发现是杨修自作主张。这是一个扰乱军队士气的重大事件,按照军队守则必须严格执行。曹操再也无法容忍杨修的所作所为,直接将他杀了。

为什么杨修被曹操杀死?因为杨修过于自以为是,他常常不加掩饰地揣摩曹操的想法,不经允许就作出决定,并且对自己的猜测沾沾自喜。但这在曹操眼里恰恰是不能够容忍的。试问哪一个领袖会喜欢一个经常揣摩出自己心思下属,更别说生性多疑的曹操了。

  我们再来看司马懿,司马懿很有才华,但他知道低调,没有让曹操抓住他的把柄。司马懿初入朝廷时,以残疾为由拒绝做官。这表明他没有野心,只想平静地生活。他多次被召见去辅佐曹丕。他当谋士时,也在曹丕身后保持低调,让曹丕为自己遮风挡雨。虽然他给曹丕提了建议,但他没有让别人知道,所以说司马懿是比较懂得为人之道的。

这也是司马懿能够在曹操的控制下生存下来的时期。虽然曹操看到了司马懿的野心,但他认为他的儿子曹丕有能力来控制司马懿。因此最终没有杀死他。之后,司马懿被留下来帮助曹丕实现统一大业。

可惜曹操没有料到他的儿子和孙子会英年早逝,如此一来司马懿活到最后,在高平陵之变后,整个曹氏家族都被推翻了。

  人们常说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太亮的金子不仅不会带来帮助,还会带来潜在的危险。杨修和司马懿就像是闪亮的金子,但不同的是,杨修不知道如何去收敛,反而发出更耀眼的光芒,他不知道如何保持低调,所以落得凄惨的下场。

而司马懿知道,就算是金子也需要保持低调,这样才能够讨得欢心,便于贴身收藏。这也是司马懿活到最后的原因。

曹操之所以杀了杨修,而放过了最后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是因为司马懿比杨修在为人处事方面更加识大体,也可以说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格局间接决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曹操愤怒地杀了杨修,却放过了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