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5步,教你成为独特表达的KOL—读《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有感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是继有关演讲的《感召力》之后,我阅读大驰推荐的关于个人表达范畴的第二本专业书籍。书的作者斋藤孝先生,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学者,专攻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有关如何系统地形成自己的想法,对任何事物都言之有物,他个人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受到来自四面八方信息的洗礼,一些是我们主动去探寻的,而大部分往往是被动被冲刷的。到底哪些信息对自己更有价值,通常在我们想要决定什么事情时,会用自己的筛子筛出来,作为自己做决定的依据,比如想买个外卖做中饭,我们会去美团或大众点评去看点评或听某些人的推荐;想看部电影,会去豆瓣看影评来决定,或是听取了某些有自己观点朋友的建议;想换辆车,除了自己试驾实地考察,看中保研的安全碰撞测试,总会免不了去各个论坛看评价帖子在左右自己的决定...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听取某些人意见,帮助自己做最终决定“开始某事或购买某物”的习惯,那么,哪些人的意见容易被采纳?你是不是或想不想成为那个有自己想法且输出的观点不断影响到别人做决策的KOL? 如何做得到?这本书通过5步, 给出了我们答案。

第1步 在社交网络上撰写书评,培养思考的感觉

      作者认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能侃侃而谈,并做出一个完美的回应,就是“有自己想法”的完美体现。在这个时代里,如果能发表出真知灼见,就会被人们认为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的人。这种有独立思想的能力培养,完全可以通过寥寥几行的评论练起。好的评论是为社会做贡献,是帮助别人直接提升认知或决策的梯子,这就是评论另一维度的利他意义。

        在这个信息网络及其发达的时代,我们完全不必发愁评论的途径,像微博、微信、、头条、豆瓣......评论的对象可以是别人的观点、也可以是你对某事、某物、某书或文,或某部电影......

        而有关评论的发表,我归纳作者的几大要点分享大家:

1. 评论的前提是“掏腰包”

    评论必须是实践之后的结果,而不是键盘上的随意拍脑袋。也就是说,评论是给别人看的,你是要负责任的。只有具备当事人的意识和资格,在自己实践之后的真情实感、有依有据,才是对人有价值的好评论。

2.  评论的组成——2/8原则

    评论的组成应是6-8分事实的堆砌,2-4分个人色彩,即“自己的想法”。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关于个人色彩部分,“喜欢这首曲子/书/作者”,除了表达了个人爱好,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对评论的对象有自己怎样的态度——“执着”和“偏爱”就是吸引他人之处,即独特的“一家之言”。

3. 明确并表明背景和立场

  自己对于评价对象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评价的可信程度,比如对一家餐厅的评价是首次吃还是多次,评价的结果和意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表明自己与评价对象的背景关系非常重要。另外就是评论想表达的立场,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在《语言学的邀请》中,早川先生通过“抽象阶梯”也充分表达了“言辞并非现实”这样相似的观点。所以评论需要给到读者自己的背景和立场,也就是评论的范围,更便于读者对照理解,避免一概而论的是非判断。

第2步 借鉴伟人们创造出的思考模式,作为思想的武器

“就像数学问题有多个解法,思考也有多种思路。”哪些实用性强的思路可以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作者从5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我总结如下:

1. 比较思维

      接触某一对象,养成“一定要作比较”的思考习惯,更容易把握对象的特征,不让思考停滞的基本办法。至少不会回答“不知道”、“没什么特别”等。这种比较的思维可以用在同类事物需按照不同特征,也可以用在完全好不相似的事物寻找共同点。

2. 运用比喻

      比喻是比较的发展形式,是借助其它事物形象化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上一篇《感召力》中提到“请不要想象一头绿色大象”的例子强调了隐喻的形象化作用—“形象映入感性的本能脑,即植入不可动摇的思想”。本书中,作者将比喻归为了三类:联想比喻、借鉴优秀人物的比喻、模范制作人的思考方法,交代制作过程的背景博得观众或读者的兴趣。

3. 辩证法的思考

      辩证法思考,是比较的另外一种发展形式,也可以理解为命题与反命题的“对话思考”。反命题的提出,会激发思考,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能够通过把日常中遇到的麻烦和不满意理解为反命题,更容易解决问题,这样的反命题也会变得有价值。

4. 现象学的思考

      现象学的要点是“暂且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首先关注现象本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某种认识。比如“外国人”的表达方式,我们日常惯用的一种“非现象学”的说法。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人长相、语言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我们就能够意识到一个更严谨的结论“不同国家的人不一样”,更进一步“一个国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人”。

      现象学最重要的态度就是有“对任何事物都有重新替换位某种特征新标签”的意识,并以产出为目的,来激发用心观察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5. 系统思考

    运用系统的“准备、灵活、反馈”的机制对待任何事,都可以不断发现好的方法,并把经验传承到下一件事和下一个人。其次,以系统思维高视角地看待事情的全局,更容易促进具体问题地处理。再次,运用图解系统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团队成员的发散思维,体现团队合作的优势。

第3步 重新审视生活习惯,从而锻炼“思考体质”

      有自己的想法,在来来的学校教育中几乎被忽视,但随着我们生存世界中各种游戏规则的变化,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此,以这种新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锻炼“思考体质”,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和联想力。

      作者从15个观点阐述了这一步的重要性和做法,我总结为: 

1. 词汇的力量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谈是沟通的纽带。每个人都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这通过单调重复新闻报道是无法实现的,这就突出“有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在满足愉快交谈的层面,最重要的就是“词汇能力”,这又让我想起早川先生强调的言辞的力量:“词汇量决定认知边界”这样的观点。丰富的词汇储备,就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往往理所应当给人留下“头脑聪明、有深度”的印象。

      日常中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利用各种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打磨用词的格调,学习他们精炼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就是通过转述给别人、加入一些小话题谈论等不断实践锻炼自己学习到的东西。

2. 以“边框化”的概念观察世界

      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往往会注意到画框。搭配不同画框也会给画带来加分或减分的影响。这种规则几乎适用于所有领域:“如果想让一样东西更加光彩夺目,就不能局限于东西本身,还应该意识到它周围,存在像画框一样具有装饰作用的加分项。”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会以“画框化”的概念思考问题。比如知名女团的名字会给成员镀金;一个知名的超市或网站也会给在售商品加分一样。

3.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咨询顾问”的时代

      通过聚焦思考点的“提问能力”的锻炼,可以提升问题的总结和表达能力。通过提问与咨询的交流方式,又可以培养出“咨询顾问”的主角地位。咨询顾问可以通过提问,厘清提问者问题中的困惑,见提问加以归纳整理,并得出解决方案。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沟通形式反复练习、多多实践,既可以提高问题者的提问能力,又可以帮助咨询者提升问题归纳和解决能力,帮助提问者解决困惑;同时还会拉近双方的距离。是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

第4步 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为话题提供论据支持

          深化“自己想法”的读书方法,是深化思考最高效的方法,也为表达我们“独特观点”提供论据支持。关于读书的方式,作者通过17个观点进行多维阐述,因为所有看到这篇读后感的读者都是爱读书的朋友,关于这一论点,我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了简略的分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书详读。

第5步 加速决断的思考方法,改变现实的力量

      思考的最高水平就是做出决断后付诸行动。根据决断不同,后续的情况可能会产生很大变化。很多情况,一旦决断后,一些结果就能难挽回或耗时费心,比如选大学及专业、结婚等,因此在做重要决断时,都需要做审慎的思考,但重要的事都会有时限,不能为了思考而拖延,所以这就需要锻炼加速决断力。这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竞争力。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的观点:人类的决断力分为凭直觉行事和经过深思熟虑后再行动两种。而“第一反应”源自经验,因此我们想在日常中不断加速决策力,就需要有意识地不断累积的经验,并不断需求机会练习做决策,从而把第二种思考方式逐渐转化为第一种。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作者提到的主要方法我归纳如下:

1. 确保“口分田”

      “责任”是驱使人从旁观者到“当事人”的动力。要有自己的“分口田”,得到一定的田地,播种和收获全由自己负责的话,这种责任意识会让头脑活跃起来,必然会独立思考并做出决定。

2. 跟随优秀的人

在掌握决断力要领得过程中,找到优秀的人,“模仿”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的东西,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层面,精神世界也能够大幅提升。比如很多政治家曾经的身份就是从其他前辈政治家的秘书,这是最贴近目标成功者的机会。优秀的人工作往往都是更细致和严谨,在有机会学习优秀者的时期,纵然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但从多维收获的价值来考虑,必定是一种盈利的行为。

3. 有意识日常训练

成为具有优秀决断力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达成需要长期有意识的日常训练。比如在不能自信通过“第一反应”做出决断的情况下,就要暂且放下时间限定,而是先向别人确认了解相关情况,通过增加“预想情况”的慢思考来检验所有提案,通过这样的练习,不断提升技能和慢思考的时间,使“第一反应”越来越自信;还比如日常事务通过罗列“待办清单”的方式,每次选出前三项重要的事优先安排完成——这是在有限时间里锻炼自己决策力的好方式。

4. 会议讨论中的“三要素”

把待办事项安排优先顺序的思维应用到会议上,限定每个人发言的时间,也是保证会议高效且有效完成的好方式。同时,对于发言者,从“数据”、“视角”和“想法”三要素出发,使自己的发言有理有据、并有效传达自己主张的角度便于别人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5. 持续思考的能量根源

虽说做决定是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但要达到这种程度还需要有相应思考的积累。换句话讲,就是“在掌握‘决断力’事,必不可少的就是‘持续思考的能力’。”

当面对某一问题时,大家都会想要找到解决方法,但一旦无法轻易解决的话,人们往往就容易想要中途放弃,而此时选择“继续思考”,则之后的结果也会变得完全不同,决断力也会因此加强。这就是“持续思考”的力量。

那面对十分艰辛的“持续思考”难题,哪些选择继续的前人们时如何坚持下来的呢?答案就是“想要追求真理”这一根本性的欲望。比如不断追求“事物现象背后原理”的科学家们;不断追求“想要描绘更美的事物、探究生命根源”的画家们。这样极致的追求,让他们养成了透彻观察事物的习惯。这也是我们为了追求“人生/工作的意义”、“我们的理想”、“优秀决断力”等,需要借鉴的非常重要的前人经验。


      以上就是作者斋藤孝先生对于实现“自己的想法”、打造“独特观点”的5步法,包括打造自己“独特观点”的思维,及下一阶段持续实践成习惯的行为指导。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扎实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影响到更多同频的朋友提供了切实的指导。所以分享大家,希望更多的读者能获得这5步打造“独特观点”的秘诀,成为你不断扩大的圈子的KOL,影响更多同频的朋友。

      最后九色鹿感谢斋藤孝先生的著作及张大驰的推荐,让我有机会把收获和感想分享更多的读者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色鹿|5步,教你成为独特表达的KOL—读《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