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的奥秘———读《孟子》有感(二)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交际中,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修养不错”,“这个人很有修养”。那修养到底是什么呢?

《孟子》中说:修养是成为一个人的必将之途,人人有贵于己者靠的就是心。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颗心,有的人把这颗心丢了难以寻回,有的人已经违背了心的方向,而这颗心恰恰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修养就是要从心下手,先要了解心的特点:1、心会找不到方向。我们有时会迷茫,在迷茫中徘徊、犹豫、踌躇满志。有的人在经济宽裕时为所欲为,有的人经济拮据时就会丧失理智,迷失方向,从而走向歧途。

2、心会茅草堵塞。那些掌握权贵和拥有官职的人,时常处在高人一等的地位会被一些权位名利堵住思想,就会趾高气扬,此时只有读经典才能开窍。

3、心很容易陷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4、心有时会丢失。我们的钱丢了食物没了可以再挣再买,但本来的心丢失了那就无法在找回来了。所以现在我们一直提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好本心,唯命是从”。

那么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怎样才能成为有修养、有品性的人呢?

孟子说他四十岁不动心,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成就什么样的人生这都是需要勇气的。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拒绝这三种动心更需要真正的勇气。

勇气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外发,像北宫黝一样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擢不逃避,这些人的体质或武功超越了一般人。第二种是内敛,像孟施舍一样精神鼓励法,无所畏惧自己给自己鼓劲,心态非常坚定。第三种是上诉人间正义。孔子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发现自己理亏理屈,遇到小老百姓怎能不害怕!如果发现自己理直,面对千人万人都勇往直前!

有了勇气只是一种动力,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镇守本心,修身养性。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本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有的人欲望低俗,有的人的欲望是很高,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我们要减少负面的欲望,要懂得什么是羞耻。@孟子提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你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羞耻之心啊!@慎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要去批评或诉说别人的事端,只会惹祸上身。@自我反省,减少对世俗的欲望,还需要不断地检讨自己,是否做到温良恭俭让,是否发扬正义精神。@提升志向,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庸庸碌碌的过一生,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孟子曾遇到过一个粗暴的人,总是对他破口大骂,孟子就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没有做一些不仁无礼的事,不管什么事都是在尽心尽力而为。最后他就说这是个狂妄之人,这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可禽兽也冤枉啊,没有做比禽兽更禽兽的事啊!因此,我们要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心最终都成为像荛舜一样伟大的人。

孟子也指出自己的两大优点:一是知言,论语中开头一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文末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就是要做到有始有终,知而不言,言而无信。

二是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我们用语言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就像谈论恋爱,只有谈过恋爱的人才懂得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你说了也听不懂。但孟子却把自己的浩然之气用三个字做了概括:首先是直,真诚而正直,内心无愧不自欺;其次是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不是不守信而是守信有时间的落差,随时要观察其间的变化,我们不能为不必要的损失而守信,要正当适当。第三是道,这个就是人间正道人类共同的正路,我们要遵守礼仪礼节礼貌不能违背良心。只有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心才能获得圆满。

有人要问修养最终会得到什么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知天命。《孟子》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修养的目的,承担更大的使命,完成各自的心愿。

担当重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养的奥秘———读《孟子》有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