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自驱型成长》读后感20220821

昨晚还是急急忙忙把最后的2章看完了。

作者:[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奈德.约翰逊

阅读时间:2022年8月15日至8月20日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自主学习,不用操心就考上好大学,这本书就是来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做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控制感,找到内驱力,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

提供的方案是形成权威型养育模式,当顾问型父母而非管理型父母,目标是培养有好奇心、能自主学习的孩子,手段是支持、指导、信任和爱;当然也要有一定的边界,比如不能吸毒、酗酒、醉驾等,这个边界比较微妙,一般原则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其中增强孩子的控制是核心思想,贯穿教育的始终。

关于压力方面,可以给与适当的正面压力以及偶尔可以承受的压力,但要避免长期慢性压力和严重压力,后者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严重影响,轻则学不进去,重则抑郁轻生。增强控制感,可以有效减轻压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控制感,增强内驱力,主要在于增强孩子的自主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平时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保护孩子做事的动机。帮助他们去寻找动机,注意是帮助而不是替代,因为寻找的过程和锻炼出来的决策能力,比最终结果重要。

最重要帮助找到孩子基于其价值、能加以控制的目标。然后可以把目标写下来,并且进行可视化。包括将长期困难目标分解细化列表、张贴达成目标的图片(某一次收拾整齐的书桌)等等方法。这个大脑工作记忆机理有关。

书中除了科学原理和教育理论,还有许多非常好的具体建议。比如注重孩子的休息,有助于提升控制感,减轻压力,提高效率。里面叫彻底停工期,比如运动、正念、冥想,充足的睡眠等。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儿童练习冥想的依据,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既然小孩练习冥想不会有太大问题,我决定逐步引导孩子开始联系冥想。另外睡眠属于最彻底停工期,比任何其他休息方式更重要,所以早睡策略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我估计不会让孩子熬夜做作业。

里面建议做事要专注,一心一意。多任务操作实际上一个伪命题,实际就是在多个任务之间快速转换,其实非常低效,人们会犯更多错误,任务最终处理起来更慢。在学习中要注意避免。凡是有意识的思考,就不能一心二用。

里面提到STA和ACT考试,类似于咱们的高考一样标准化考试。里面有几条看完受益匪浅。一是考试前要多模拟,熟悉考试的场景和试题的套路,最大限度地减低不可预知性,有利于增强熟悉感和控制感,减轻考试时的压力。二是平时做题过程中不要想着这道题该怎么解?相反要问问自己,这道题能怎么解?拓宽自己视野,打开思维,多掌握几条解题工具,能增强看考试过程的控制感,相当于增加了备选方案,心里就会更加安心,甚至只要相信解题不止一种方法,就可以简单起到缓解压力的效果,更加清晰的去思考。三是进入战士模式,想象自己是捕食者而非猎物。也就是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感觉。要有掌控一切的感觉,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活音乐的仪式来进入状态。别带着“哎哟,我的未来成败可在此一举啊”态度,而是“我要让这些废物尝尝我的厉害!”所以,带上最敏感、最机敏的捕食者大脑去战斗吧!

最后提到替代路线,意识是除了上大学,其实人生还有许多路径可选,不用太多焦虑。诚然上大学大概率是一条相对明晰,能大概提供稳定收入的路,但未必就是最适合孩子最幸福的路,为人父母要及时站到赛道外面,去指导帮助孩子,不能抱着他跑到42公里的地方再把他们放下,然后看着他们跑完剩下的0.195公里,庆祝他们顺利完成马拉松比赛!人生有时就像马拉松,最令人自豪的不是取得多么瞩目的成绩,而是老子脚底磨泡,几乎痉挛,最后几乎跑不动了,但还是冲过了终点。

里面有句话我太喜欢了“如果你看到孩子是朵火花,那就要把汽油倒上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219《自驱型成长》读后感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