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要点

前两天,我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现在把里面的要点写出来。

1.咨询师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来访者是他自己最好的咨询师。

2.咨询师一定要让来访者先说话,有时沉默比说话更有用。

3.可以问“你感觉怎么样”,如果说不出来,可以用量表技术。

4.发生事情的时候,自己处在什么状态?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事情发生时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第一种是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儿童的基本情感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父母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成人后,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或某些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自我分析一下,我成年后,在家庭关系里面经常会有愤怒、烦躁,我说明我童年期也经常遭遇这种情绪。童年时,父母虽有感情但感情不好,经常吵架,父母一吵架,我就会愤怒、烦躁,我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这可能就造就我现在这种表现。

儿童释放愤怒由弱到强的表现,分别是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第二种是父母自我状态。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不过,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 很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你会用什么词来描述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

自我分析一下,我经常有父母状态。那种建议他人,指导他人,好为人师和挑剔性冲动,就是我的父母状态,它要求我以高标准和高要求让身边的人和我一样。

第三种是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相反,我们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应该说成人状态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但没人能够强迫别人进入到成人状态,咨询师也指导不了来访者应该怎么做。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来访者自己找到答案。

5.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影响着我们。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件一定是对我们自我价值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6.生命最早期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我们影响重大,还影响了我们后来的的成长,牵涉到我们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也就是我们对这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这个世界的看法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我是怎么看我自己的?我好吗?二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所以就形成了四种看法。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1-1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