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解决了通用电气的难题,也真实的感受了“面子”的重要,有时候,给对方留足面子,往往会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鼓励”和“称赞”,作为两个人人都无法拒绝的词汇,在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一生。
那么,如何让不愿改变的人,乐于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又如何让对方愿意同我们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一、不可想象的改变
如果不善言谈的人有一天可以侃侃而谈,如果总爱熬夜的人有一天习惯了早睡,如果吸了十几年烟的老烟民有一天可以不再吸烟,那么你会如何定义这些难能可贵的改变?
是超强的意志力?是良好的外界刺激?还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良性结果?是,也许是,也许都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这个中性的词语已经在我们心里慢慢变成了褒义,我们渴望改变,渴望抛弃那个毛病一堆的自己。但改变真有那么简单吗?
不,改变路上的任何一点点小诱惑都可能导致改变的失败,偶尔的懒惰、永远没有尽头的借口、还有时不时的自我心疼都有可能成为改变的最大阻力。
但它似乎也没那么难,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已经完成新生的人群中寻得一些普遍的规律。
一个周六晚上,我正在托马斯夫妇家中做客。他们在温暖的壁炉旁边展开了桥牌友谊赛,并邀请我加入。桥牌?不,我可不行,我对桥牌一窍不通,在我眼里,桥牌可以算得上是深不可测了。
我不知道是我的反应太过明显,还是托马斯本身就心思细腻,他似乎看出了我的为难,“怎么了,卡耐基,桥牌可没什么技巧可言,无非就是一点记忆力和判断力。你写过关于记忆力的文章,一定手到擒来。来吧,绝对合你胃口。”
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已经在不觉中动了心。只因为托马斯说我有天赋,而且游戏简单,所以我生平第一次坐到了桥牌桌前。
说起桥牌,我想起了克勃森,他和桥牌之间有着无法言说的渊源,而他能够走上职业桥牌手的道路,完全仰仗一位年轻女子的鼓励。
一九二二年克勃森初到美国的时候,曾试图在高校谋取一个社会学领域的教职,不料却屡屡碰壁。之后他转行卖煤,结果血本无归。再然后他做咖啡销售,同样一败涂地。
他一直把玩桥牌当作业余爱好,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教授桥牌。起初,他桥牌打得并不好,为人又固执,总爱问个不停,就算牌局结束了他依然会刨根问底,所以,那时几乎没人愿意和他打牌。
后来,他与美丽的迪伦一见钟情、结为连理,这不仅是他生命的转折点,更成为了他事业的分水岭。迪伦注意到克勃森在分析牌局的时候极为认真,就鼓励他说未来的某一天他一定会成为棋牌大师。
就是为了这一句认可,克勃森决定把棋牌当做职业,也终于把妻子口中的“未来某一天”变成了“今天”,变成了“现在”。
二、被上帝捉弄的男孩
琼斯是我们课上的一名教师,他曾经帮助儿子做出了了不起的改变,而我,有幸能够成为一个听故事的人。
“1970年,我的儿子大卫搬来辛辛那提和我同住,那时他才十五岁,生活却屡屡遭到不幸。”琼斯是以这句话开始他的故事的。
“一九五八年,他在车祸中头部受伤,前额上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一九六零年,他母亲和我离婚,他跟着他的母亲搬到了达拉斯。他在达拉斯的学校里,一直被当成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被迫接受特殊教育。
大概就是因为那道疤,学校认为大卫脑部受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节奏。他那时才念到七年级,比同龄人落后了两个年级。他背不出乘法表,算数的时候总是扳手指,也几乎没有写作能力。
不过大卫有一个优点,他很喜欢钻研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原理,他想成为一名电视技术员。
我对他的想法表示赞许,提醒他说电视技术员参加培训之前都要掌握数学。
为了帮大卫学好数学,我买了加减乘除四组卡片,随机向他提问。如果他答对,我就把答对的卡片放到一边,答错,我会告诉他正确答案,再把对应的卡片放到另一边。
每当大卫答对题目,我都会大加赞赏。
我向他保证,如果能够在八分钟之内做对全部题目,我们就不用再重复这件事了。
但这对于大卫来说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晚,我们用了整整五十八分钟。第二晚是四十八分钟,然后是四十四分钟,四十分钟......
只要大卫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会把妻子叫来,每人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一个月之后,大卫已经能在八分钟之内做对所有的题目。他的代数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还破天荒地得了B。
学年快结束的时候,他制作的一系列结构复杂的科技模型,在科技节上被评为第一名,还入选了城际竞赛,在辛辛那提获得第三名。”
他做到了,这个留过两级、被那次意外弄丢了脑子的男孩,终于开始相信自己的潜能,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父亲的鼓励和称赞。
三、戴高帽
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鼓励和称赞只需要短短几秒就可以完成,我们却总是对此十分吝啬,究竟是放不下面子,还是我们天生就不善表达?
我相信,一定有人在听了这么多故事以后,依然迈不出称赞的第一步,当然,我也相信,一定会有人把这个秘诀发挥到极致。
我在纽约的朋友金特夫人,最近总是在为一件小事伤神,因为她家总是有小男孩跑来跑去,把她的草坪弄得乱七八糟。
她说过他们,也哄过他们,甚至动怒威胁过他们,都无济于事。
有一天,她把领头的小男孩叫过来,给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她任命小男孩当她的“私家侦探”,保护她的草坪免受“入侵”。
而她的这位“私家侦探”从接受任务起,便在草坪附近生起营火,把一块烙铁烤得通红,威胁说谁要敢踏上草坪一步,就别怪他不客气。
自那以后,金特夫人再没有为此事伤过神。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一份尊重、一句鼓励和一声称赞,如果下次你无计可施的时候,就试着放下身段,给别人戴戴“高帽”吧!
结语:今天我们又一次比较生动地探索了称赞的意义,而称赞,在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和容易的同时,又对改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能坚持下去,往往就是因为那一句称赞、那一句鼓励,就是因为不想辜负、不愿失望。
作出改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忍耐力和灵活性。
那么你迄今为止作出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又是什么促使你发生改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