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刚刚开始的事业红利,谁有胆识抓住?


2009年9月,我还在清华读书,有一天下午收到一封系里的邮件:


“李开复博士将于今晚7点在建馆报告厅举行分享,欢迎大家参加。”


就在前几天,李开复老师刚刚宣布从谷歌辞职,追随自己的内心,创立创新工场。而这应该是他宣布创业后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建馆报告厅很大,能容纳300余人,为了怕现场爆满,我下午早早地赶到会场。


但是可能是系里通知得太晚,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直到开场前,也没有来多少人,观众稀稀拉拉地坐在会场各处。李开复老师开场还特别说,大家尽量都往中间坐,靠前坐。我当时想,他来中国做了那么多场爆满的演讲,可能头一次遇到现场居然坐不满的情况吧,有点尴尬。


我清晰地记得,那场演讲李开复老师讲了创新工场未来的三个方向:云计算、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说这就是下一个风口。提问环节,我提了一个问题,李开复老师送了我一本他刚刚上市的新书《世界因你而不同》,还有签名。这本书的作者还有范海涛,我一直以为是位男生。直到八年后,我出了《刻意学习》,当当评选2017年年度影响力作家时,我们的名字都出现在榜单,我才知道她是女生。


那时我关于创新工场的记忆,就来自我的师姐。我师姐在那一年正好毕业找工作。李开复老师在创业前找过我的导师,我的导师推荐师姐去了创新工场,成了最早的一批员工,在清华科技园的一个会议室里,挤在一起办公,要做一个手机操作系统。那个时候,师姐的月薪是9000元,而同时期去了完美世界的师兄,拿到了年薪20万的Offer。当时我唯一的念想就是,我毕业的时候,要是也能拿到年薪20万的Offer就好了。


那时看到铺天盖地的辞职创业的新闻,我一度感到十分费解,既然已经做到Google副总裁了,为什么还要抛弃一切,从头开始?


我又继续想,如果是创业,那又会有谁选择从头开始呢?没有人知道会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不能成功那会怎么办?这要面对多少不确定性啊?



2011年9月,李开复老师又来到了建馆报告厅,这一次,带来了很多的创业项目,有的已经运行不错,也是为了招人而来的。这一次,大厅座无虚席,李开复老师脸上充满了微笑,也没有了两年前的尴尬。


报告中,李开复老师正在描绘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蓝图,讲述手机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而那个时候,我也正在为毕业准备求职。看到这两年创新工场的巨大变化,我还发了一条微博:

现在,创新工场已经运行快十年了,已经在新三板上市,办公室也开到了上海和硅谷。技术潮流在不断改变,曾经的李开复老师为移动互联网呐喊,现在已经在为人工智能而呐喊了。



回顾这段经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会在什么时候真正认为一件事情很厉害?哪怕本来就很厉害。


在创新工场刚刚设立的时候,除了创始人拥有品牌,公司无人知晓。李开复老师需要四处宣讲,才能吸引人才,而且薪水不可能高过大公司,工作环境不会有多好,一切都是那样简陋,不确定,没有安全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甚至会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这样一来,前景会好么?


相信很多人在看待初创公司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在十年后,当创新工场基金总规模超过130亿人民币,投出了像知乎、美图等估值亿元美金的项目,拥有众多业绩和光环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刻意招揽,已经拥有闪耀的光环。


这个时候,你随便问一个大学生,都知道这会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


所以你看,人们看待问题时候,是多么愿意偷懒。如果你现在什么也没有,就优先怀疑你,无视你,轻视你;如果你做出了成就,人们就赞美你,向往你,称赞你。


晴天借伞,雨天收伞,就是普通人最爱干的事情。


但是人们在什么时候,才拥有最大的红利与机会?


在李开复老师创立创新工场的时候,我注意到四位联合创始人有一个名字叫“王肇辉”。而我对这个名字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在我刚刚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本《中国大学生》的杂志我经常看。那个时候李开复老师正从微软离开到谷歌,而王肇辉老师通过邮件,多次邀请李开复来中国给大学生做演讲,最终成功。我记得这件事,是因为他当时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讲了幕后故事,而我记得他那时只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记者。这样结识的朋友,最终成为了创业时候的伙伴,后来,他在创新工场主要负责政府和媒体事务。


如果现在让你去应聘成为创新工场的媒体事务负责人,你认为难度有多大?

但是如果在2009年,让你加入创新工场创始团队,成为其中一员,难度是不是更小一些?

再往前五年,如果让你做的是不停地给李开复老师发邮件,邀请他来中国演讲,相比之下,难度是不是又小了很多?


人们在事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拥有最大的红利机会。但是人们又会由于看不清楚,不愿意思考,不敢冒风险。


等到事情变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错过机会了。


现在你要再加入创新工场,你就是一名普通员工,除非你有逆天的能量,才能成为合伙人。


而在2016年,王肇辉老师就离开创新工场,创办新基金“如川投资基金”,新基金规模2亿人民币,重点关注文化内容及体育,这又是一个大佬出山。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可能十几年前的记者,现在是杂志社的一名资深编辑。


当你看到一件事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有感触。时间的力量就在赋予不断生长的个体,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在什么时候,跳上一辆高速行驶的车。


时间真的是有很强大的力量,会让人见证无法想象的改变。


2014年我刚刚开始做社群的时候,一切都不明朗,只是有一股劲在向前冲。那个时候我给成长会的标价是600元,而且是一年服务,直到三个月后,有100多人报名,发现实在是严重低估,我才调整到900元。


而仅仅是四年的时间,现在的标价已经是2999元。如果你问四年前的我,四年后会成为什么样,我也无法预料曾经的900元只变成了现在的一个零头。价格也许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还是那个持续行动的我,但是知道我的人多了,如果我现在还是以前的价格,那十个群也装不下。


当你开始创造自己的时候,你经历的改变速度,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而你要做的就是,选择跳上一辆成长进步的车。


李开复老师跳上了信息技术革命的车、移动互联网的车、人工智能的车,每一个都是时代浪潮,所以获得了全球级的影响力。


王肇辉老师哪怕不用跳上时代浪潮的车,只要跳上李开复老师的车就可以,最后也成为上亿级的资本主理人。


我跳上了持续行动的车,跳上了内容创业的车,所以通过新媒体能把社群持续做起来,收获了新的生活,也得到了与众不同的成长。


如果你在四年前就关注了我的话,如果你在那个时候又有缘进入我的社群,那你就是上了我的车,车即使不大,开得也不快,相信你也能见证我过去四年的变化,而通过我的变化,相信也会给你的变化,产生一丝影响。


曾经有一些小伙伴在续费时对我感慨,曾经只要花不到1000元,就能在一个社群玩耍。而现在却要花三倍的价格,才能进入。如果收入不是自己增长更快,自然也就不会选择继续一起玩了。


一起进步,你就不会觉得难,而当你错过成长红利,想直接得到结果,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有一种说法,叫相逢于微时。

有一种做法,叫在低估值时进场。


人生要有大成就,很难,但是换一个角度,你要做的可以是,在QQ还没融资的时候,结识马化腾;在马云还在做黄页的时候,成为十八罗汉之一;在正定还是小县城的时候,给领导当秘书。


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红利最大的时候。你的胆识,会让你穿越风险,收获最丰厚的回报。


我最新在准备的一件新事情,就是我的社群私房课,这是我第一次系统总结四年社群设计经验。人生的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希望在这一段难记的记忆中,能够有你的身影《如何从零开始打造百万社群?Scalers社群私房课启动》。11月24日至25日,期待与你在北京相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Scalers:刚刚开始的事业红利,谁有胆识抓住?)